檢索: 帳戶 密碼
檢索 | 新用戶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8年12月30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新聞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改革開放30年之安徽熱點(二之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8-12-30]
放大圖片

小崗村致富面臨新挑戰

——農村土改帶頭人 市場經濟落伍者

本報記者:谷雨(文/圖)

 時間見證著改革開放的成果,歷史檢驗著改革開放的得失。在安徽這個不算發達的中部省份,無論是農村率先「大包乾」的鳳陽小崗村,還是炒賣「傻子瓜子」的蕪湖小販年廣久,都曾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階段扮演著特殊角色。然而30年滄桑巨變後,曾經是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發源地,上世紀八十年代初一顆閃耀的明星—小崗村,卻是「一年越過溫飽線,近三十年未過富裕坎」。這一狀況,不僅讓如今的小崗村人尷尬不已,也對中國改革開放的農村之路,提出了新的課題。

 1978年11月24日,安徽省鳳陽縣一個貧窮的偏僻村莊小崗村,18位農民冒著殺頭坐牢的危險帶頭搞起了土地「大包乾」,點燃了中國農村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的星星之火,掀開了中國農村改革開放的序幕,推動了城市改革,在中國改革開放史上產生深遠的影響。

18農冒死「包乾」 一年告別貧窮

 30年前,為了填飽肚子,小崗村的18戶農民秘密簽訂了一份協議,把公社的土地分到戶耕種。他們知道這在當時是違法之嫌的舉動,可能會帶來殺身之禍。所以,在協議中,18位本份而淳樸的農民按下鮮紅手印,還特別寫明:如果有人因此坐牢、殺頭,其他人要代為撫養孩子長大成人。幸運的是,時任安徽省委書記的萬里當時來到小崗村,同意了農民的要求,之後又獲中央肯定。據當時參與起草中央一號文件的杜潤生回憶,中央文件上對「大包乾」的表述也極其謹慎,「少一個字都是要掉腦袋的」。這就是被稱為開啟中國農村改革大幕的「大包乾」。「大包乾」給小崗人帶來新生,1979年,小崗村糧食總產高達13.3萬斤,相當於1955年到1970年15年糧食產量總和,人均純收入400元,是1978年22元的18倍。小崗人一年告別了貧窮,解決了溫飽問題。鄧小平曾說,「中國的改革是從農村開始的,農村的改革是從安徽開始的。」

多次錯過良機 20載未能致富

 在中國改革開放30年來臨前夕,小崗村的現況引起社會廣泛關注。據小崗村書記沈浩對前來採訪的記者稱,30年來小崗村變化翻天覆地,村民人均純收入達6,000元,有100多戶人家翻蓋新房,村裡還新建了學校、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大包乾」紀念館、文化廣場,引進了工業項目等。

 然而,在實地細心的訪問中,人們卻發現,由於長期偏重糧食生產,小崗村在改革開放後的20多年,多次錯過了發展良機。1979年,小崗村農民人均純收入比上年絕對增長370多元,增加了17倍,但1980年到1992年,13年淨增100元,只有500元;到1998年僅1,800元,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鳳陽縣當地一幹部說,小崗村在前20年幾乎沒有大發展,仍然是一個偏僻落後的村莊。主要原因是生產發展環境差、農村文化水平低,缺少發展的動力和基礎,可謂 「一夜越過溫飽線,20年未過富裕坎」。

種糧僅得溫飽 無工難言富裕

 近年來,新華網和人民網等論壇關於小崗村問題的爭論頗多,內地有農村研究專家暗訪小崗村後記述道:在小崗村大學生創業基地,因為種植蘑菇虧本,原來慕名而來創業的幾百名大學生,只剩下十幾個人。創業的大學生還指責媒體大都報喜不報憂,在小崗村接受採訪只能揀好聽的說,不能說真話。當年18位帶頭人中的一位老者也表示,「上面對外面來訪者很提防,特別是我們搞大包乾的人,要被村委會幹部監督,不能隨便接觸,怕被曝光。」

蓋樓補貼兩萬 省府出資鋪路

 小崗村正在有規劃地修建兩層高的小洋樓,村民說:是迎接「大包乾」30年很多人來參觀,幾個月前省裡幹部就視察過,要他們每家必須把平房、瓦房推倒後蓋兩層樓,每家補貼2萬元錢,有些家庭錢不夠只有借債。兩車道水泥路是財政局到小崗村當書記的沈浩向省裡爭取的錢,也是為了迎接「大包乾」30周年而鋪的路。

  無農不穩,無工不富。村民還披露:小崗村現在只是溫飽而已,多數年輕人都在外打工,國家雖取消農業稅,但化肥、種子、農藥等價格成倍上漲,靠種田只能填飽肚子,根本不能致富。附近大溪河鎮不少掛上小崗村名的工廠都不用交稅,但真正小崗村卻沒有什麼工廠,只有村長嚴宏昌的兒子跟別的老闆合夥在村裡蓋了兩排新房,準備辦電子廠,但因村委會要把土地全部收回搞開發,部分村民不願意被擱置。

  村上一個20多歲女孩,被問及怎麼從來未看到小崗村人在互聯網發聲時,她回答說她不會上網,村上也沒有網吧,也不會關心網上對小崗村的看法。

  專家指出,為了迎接30周年,一個精心包裝打造出來的小崗村,其實只是空殼的「富裕村」現象。

村企接連停產 景點依賴撥款

 改革開放30年來,小崗村一直閃耀著政治的光環,承載著太多的期盼。小崗村的外貌確實比以前漂亮多了,馬路是筆直的水泥路,村裡可見兩三層樓房。小崗村也有工業項目,如小崗鋼構、醫療器械等。但當有人提出去參觀時,當地幹部即擺手說:「最近停產了,沒什麼可看的。」

 村莊的盡頭,是一座七八十年代的破草屋,介紹的人拿它與高大的樓房對比,說明農民生活條件的改善。破草屋還是當地旅遊公司開發的「景點」,進入參觀要收門票錢。在小崗村,水電、路等是政府及相關部門資助修建的,村民蓋樓房可享受政府補貼,嶄新而高大的紀念館和村委會也來自於贊助或撥款。小崗村似乎又回到了改革開放前的生存狀態,不過當年吃救濟糧,現在吃幫扶款。

內部矛盾仍在 致富願望不強

 在小崗村,一戶人家正在蓋樓房,幾個建築工人悠閒的叼著煙站在路邊,對著來參觀的人群說道:「我們是外面來蓋房子的,你們真不應該來這裡看,有什麼好看的?小崗村就是個扶不起的阿斗!」村書記沈浩是2004年初由安徽省財政廳下派來的幹部,據說,也是農民按手印要求把他留下來的。他向大家介紹小崗村的發展規劃和藍圖時說:「現在是小崗村歷史上發展的最好時期。最大的困難就是村民們發家致富的願望不強」。

 然而走在小崗村的中心大路上,幾乎見不到村民。有知情人說,村裡經常來人參觀,村裡人「都見過大場面的,不會出來看熱鬧」。這裡的發展與變化,似乎只在表面,農民的生活依然懶散,村民間的內部矛盾仍然存在。一位村民幫外來的客商收買蘑菇,他似乎很悠閒:「他們搞他們的,我們過我們的。到現在還沒有富起來,沒什麼意思」。

學者:定位「樣板」陷誤區

 安徽研究農村問題的學者分析說,小崗村長期沒能真正發展起來,客觀原因是自然環境差、農民思想保守,加上老作「政治秀」,反而耽誤了它的發展速度。這不僅僅是小崗村存在的問題,也是中國至今為止對改革開放先進事物定位的誤區。縱向來看,與30年前相比,小崗村還是發生了很大變化和進步,只不過這種變化在中國內陸地區大部分村莊都發生了。所以,回望30年改革開放,更應該以寬容而平常的心態來看待小崗村。

 內地有學者指出,小崗村的現狀不但是整個安徽農村的縮影,也是中國廣大中西部不發達地區農村的縮影。十七屆三中全會對推動新一輪農村改革,提出了允許土地流轉,加快城鄉統籌發展,增加農民收入等決策,在重新定位中國農村發展新思路突破的歷史關口,處於徘徊和困惑的小崗村人是否能進行「大包乾」後的新一輪土地革命,再殺出一條血路,小崗村人必須拿出當年領頭人的勇氣來。

小崗「大包乾」簡介

 1978年,在安徽省鳳陽縣梨園公社,小崗是全公社乃至全縣最窮的生產隊,當年夏收分麥子,每個勞動力才分到3.5公斤。全隊18戶,只有2戶沒討過飯,一戶是教師,一戶在銀行工作。

 1978年秋天,嚴俊昌當了隊長。生存的巨大壓力下,他偷偷將生產隊的田地分給各家各戶,實行包產到戶。

 1979年秋天,小崗生產隊獲得大豐收,糧食總產6萬多公斤,相當於1955年到1970年15年的糧食產量總和,自1956年合作化以來第一次向國家交了12,488公斤公糧。

 大包乾經驗在滁州地區乃至整個安徽全面推開,直到1980年5月31日,鄧小平一錘定音:「『鳳陽花鼓』中唱的那個鳳陽縣,絕大多數生產隊搞了大包乾,也是一年翻身,改變面貌。有的同志擔心,這樣搞會不會影響集體經濟。我看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新聞專題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