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文匯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兩岸關係發展上的重大轉折點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01]     我要評論

——《告台灣同胞書》發表30周年感言

李家泉 台灣問題專家

 1979年1月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台灣同胞書》,這是兩岸關係發展上具有劃時代歷史意義的重大轉折點。這個文件,為台灣問題發出了兩個重要信息:一是政治和解信息,大家都是中國人,「愛國一家」。並且鄭重宣佈中國政府停止對金門等島嶼的炮擊。二是兩岸「三通」信息,表示「希望雙方盡快實現通航通郵,以利雙方同胞直接接觸」;也表示了「通商」願望,希望兩岸能「發展貿易,互通有無,進行經濟交流。」

 兩岸三十年來,風風雨雨,摩擦不斷,道路坎坷,走起來多麼不容易啊!然而畢竟是有了盼頭了,兩岸關係已發生了積極變化。在台灣島內,認同兩岸同屬中國、承認「九二共識」的國民黨上台了,而主張「台獨」,違反台灣主流民意的民進黨下台了。台灣的「海基會」和大陸的「海協會」舉行復談,兩岸的「大三通」也已基本實現,僵持對立了幾十年的兩岸政治關係得到緩解,兩岸人民、全世界華人和國際輿論無不同聲為之拍手叫好。

兩岸關係已發生積極變化

 《告台灣同胞書》的動力源頭在哪裡?一句話,就是中共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所決定所指引的改革開放路線。沒有這樣一個改革開放的路線,也就沒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路線的提出,沒有「和平統一、一國兩制」對台政策的提出,同樣其在對台工作上也就不可能有一個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告台灣同胞書》的出現。此數者都是息息相關的,是關係到全國人民的大事,關係到海峽兩岸關係發展的大事。

 台灣和大陸分離已經整整60年了,如果以《告台灣同胞書》發表時間為界,有前30年和後30年之分。前30年,基本上是「武裝對峙」,其中雖曾提出以「和平解放」代替「武力解放」,但整個說來,當時的和平政策不過視為解決台灣問題的輔助手段而已。後30年,就不一樣了,有了質的變化,鄧小平提出的「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政策,不再是被一些人所簡單理解的民族愛國主義,而是從改革開放、解放社會生產力、發展包括台灣在內的整個中國經濟出發的。

 如果把上述「武力解放」到「和平解放」的轉變,視為大陸對台政策的第一次戰略性調整的話,從「和平解放」到「和平統一」的轉變,則應視為大陸對台政策的第二次戰略性調整。胡錦濤提出的「建立互信、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共創雙贏」十六方針,特別強調「和平發展」,則可視為大陸對台政策的第三次戰略性調整。

 「和平解放」——「和平統一」——「和平發展」,這都是與時俱進、一脈相承,具有長遠和偉大戰略意義的重要調整。

對台政策歷經三次戰略調整

 在祖國寶島台灣,人們對於《告台灣同胞書》也有一個認識的過程。人大常委會當年所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其實是充滿善意的,有很大的善意,但並不能被台灣當局中的一些人所理解,甚至籠統地扣以「統戰陰謀」的大帽子。如今三十年了,實踐證明,這不但不是「陰謀」,而且是充滿善意、有利台灣、有利兩岸人民福祉的「大陽謀」。這個善意,現今正在逐步實現之中。而聯繫到最近大陸贈送台灣的一對大熊貓,這本來也是一件大好事,卻同樣也被一些人扣以「統戰陰謀」的大帽子。綠營中有些人甚至要發動「抵制」,並禁止自己的家人去看,連外國人聽了都感到好笑。

 說到「統戰」,我看也有一個「正名」的問題。在台灣,有些人一提到「統戰」,就有點毛骨悚然的樣子,似乎「統戰」就必然和「陰謀」連在一起,這完全是把「統戰」污名化了。其實所謂「統戰」就是「統一戰線」的意思,就今天來說,就是要把一切可能團結的人都團結起來,消除成見,尋求「共識」,化敵為友,共同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而奮鬥。其所主張的,一是團結,二是和解,三是發展;其所反對的,一是分裂,二是惡鬥,三是阻礙社會和生產力發展的後退,這有什麼不好?三十年前人大常委會發表的《告台灣同胞書》,實際上就是為了這個目標。一個時期來,大陸所採取的一切惠台措施,包括最近贈送台灣的一對大熊貓在內,就都是在沿著《告台灣同胞書》所指引的方向繼續努力,相信這對增進台灣和兩岸人民的福祉都會是大有好處的。

 但願綠營和民進黨的朋友們好自反思,實事求是,決不要再指鹿為馬,「逢中必反」,一切為反對而反對了。

相關新聞
兩岸關係發展上的重大轉折點 (2009-01-01)
二○○八:三個GAME改變世界 (2009-01-01)
警惕全球性貿易保護主義回歸 (2009-01-01)
2008年教育事務回顧 (2009-01-01)
瘋狂的以色列 血腥的文明 (2009-01-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文匯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