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2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琴台客聚•「粵語正音」問題未了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02]     我要評論

潘國森

 去年十二月,首次參加「國際粵方言研討會」,這次已是第十三屆,與會者來自世界各地,除了海峽兩岸四地中台港澳之外,還有來自日本和歐美的學者,的確是盛會。

 會中遇上一些有趣的情況,可以反映香港地區兩文三語應用的問題。這是個粵方言的研討會,但是許多華裔與會者卻堅持以普通話發言,似乎真有點兒怪,反而來自日本的學者卻講廣府話。在一節討論中,有人以普通話發言,卻遭人打斷話柄,請其以粵語發言,因為全場人都懂粵語,他的普通話反而不是人人都聽得明。被搶白者唯有自嘲說,不知道自己的普通話水平原來如此不濟。另一次一位發言人謙稱普通話不好,要用廣東話發言。豈料說不得幾句,便發覺無法以純中文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只好中英夾雜,顯然不知「data」可以說「數據」,「input」則是「輸入」。看來這位粵方言研究者平日的生活就離不開中英夾雜,如果全用英語,可能會比全用粵語更流利。或者可以說,根本不能純用粵語過活。香港究竟有幾多人的真正母語是「中英夾雜」?這算不算是香港多年來重英輕中的後遺症?我就曾經聽過許多專業人士聲言,用英文思考比用中文思考更為方便!現時香港的學童在學齡前的幼稚園階段已經接受英粵雙語教學,日後極可能「兩頭唔到岸」!

 大會派發的論文集文中,不乏以英文寫成的文章,因為標示讀音的音標不統一,看英文論文時經常不知道指哪些中文字,真有越看越胡塗的感覺。這個可能跟國際音標排版不易有關,現在大家都用電腦寫作,原本非常方便,但是涉及音標之類的複雜符號,卻不是常用電腦軟件所能支援,於是粵語的音標就不似普通話劃一用漢語拼音那麼方便了。

 我關注的是「粵語正音」問題,近年在香港社會引起許多爭論,但是教育當局卻沒有正面回應民間的質疑和責難。以我們「粵語文化傳播協會」為例,曾經去信行政長官和教育局,只有曾先生的辦公室曾經回信說已經轉交教育局處理,但教育局換了領導之後,不論前任和現任都沒有理會。我們的想法與「國際粵方言研討會」關注「粵語正音問題」的主流意見相近,就是效法推廣普通話的經驗,由政府成立一個有更多粵語專家參與的「審音委員會」負責。暨南大學詹伯慧教授《再談粵語正音》一文的結論就大致是這樣。可惜言者諄諄,聽者藐藐,奈何!在香港,現時由教育當局幾個高官去決定由誰去全權負責,卻不必經過「同行評審」(peer review)便向中小學強制推行,以行政凌駕學術,非常粗暴。中學教師大多敢怒而不敢言,因為不少校長已經下達指令要跟隨。而現時電台將「時間」讀作「時艱」的所謂正音又死灰復燃,新一輪的「香港正音運動」又會雷厲風行。為甚麼要反對「正音」,因為名「正」而實歪,新的一年仍要繼續抗爭。

相關新聞
媒體縱橫 報業面臨的挑戰 (圖)
紐約《太陽報》 (圖)
「新媒體」講究互動傳播方式 (圖)
科技與媒體合成新傳播管道 (圖)
天工•新年新衝刺 (圖)
無壓新世代 (圖)
「你」想時間 (圖)
全天候禱告 (圖)
得物無用 (圖)
只此一人•關於彼得 (圖)
短載•詩書街一巷一號(一)
浮城誌•星星
詩意偶拾•信 (圖)
試筆•十四
稿例
百家廊•奧運兩大創意是這樣誕生的 (圖)
生活語絲•整理文件
扶林晚風•彼特拉克的《歌集》
一網打盡•休息工作再工作
琴台客聚•「粵語正音」問題未了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