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月23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博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重新「測量」倫敦——《倫敦百科全書》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1-23]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重空間與歷史的融合,《倫敦百科全書》告訴了讀者倫敦的「過去」與「現在」,如西敏寺舊貌(上圖)及近貌(下圖)。

文:張 燦

 公元五十年左右,羅馬入侵者在泰晤士河畔的港口,並將一座城鎮命名。這個城鎮經歷戰火摧殘,直至羅馬九至十世紀,終於恢復人煙並逐漸發展擴大。後來經歷過二戰的舊貌換新顏,直至今天,這座老城有著其獨特及多元化的格局,更成為大英帝國乃至歐洲最大的都會。

 這座耐人尋味的城市,是倫敦。

 1598年,約翰.史竇(John Stow)的一本《測量倫敦》(Survey of London)寫出了倫敦的「過去」和「現在」;十九世紀的倫敦發展神速,地理環境及城市外貌不斷改變,社會新聞工作者亨利.梅休(Henry Mayhew)和查爾斯.布斯(Charles Booth)則進行人口普查,並作出詳細的記載;1849年,任職審計的公務員彼德.康寧漢(Peter Cunningham)寫下了成名作《倫敦手冊》,成為了第一個將歷史調查按照字母順序排列的索引形式的人。以上種種都成為了古建築書商賓.凡瑞伯(Ben Weinreb)和他的合作夥伴基斯杜化.希伯特(Christopher Hibbert)借鑑之作,他們延續了康寧漢的觀點—「倫敦的古老、複雜,絕對為其制定一本自己的百科全書」,於是展開了倫敦的探測大工程。

保留的原汁原味

 《倫敦百科全書》首版發表於1983年,古建築學書商凡瑞伯懷著回顧倫敦歷史的心態,在書中將倫敦城市面貌融入歷史的脈絡中,旨在表現倫敦「過去」和「現在」的分別。

 1969年開始,凡瑞伯就開始尋找有用資料,他希望《百科全書》不僅是消閒讀物,同時也可以成為一種對倫敦的簡介。更有甚之,書中更捕捉了大事件之外的倫敦生活片段。他將修輯此書作為終身事業,樂此不疲,直至1995年時出版第三版精美版,並在1999年辭世。

 今年,《百科全書》終於再次舊書換新顏,新編輯務求保留原書的特質,依學術的高度、全面性、準確性進行編輯,且以輕鬆、簡潔的文字為本書額外注入了幽默感。

 再三修訂過後,2008版本共有一千零一頁,收錄超過五千篇文章,還有兩大目錄:其一為一般索引,另外一個則是關於人名的目錄。每個目錄之下,有包含有超過一萬條的小目錄,使得《倫敦新聞畫報》(Illustrated London News)在為書本寫簡介時道:「相信現時沒有任何一本書能涵蓋有如此多關於倫敦及其歷史的寶貴信息。」

嚴厲資訊與軼事的平衡

 洋洋灑灑的小目錄標題,如有關西敏寺(Westminster Abbey)和聖保羅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的介紹就已長達八千多字,類似的長介紹更比比皆是。這不免令人懷疑,單單羅列歷史資料的長目錄必定枯燥、乏味、刻板至極,但書中有關西敏寺的介紹卻出於意料地生動有趣,作者將每一細節融會貫通,使一個個生動的故事躍然紙上。

 其中有幾個相當有趣的例子。在1776年時,一個在西敏寺附近上學的男孩發現了李察二世墳墓的一個洞,並將他的顎骨移了出來;另外,又記述了一個平民無意親吻到亨利五世妻子骸骨的故事。他打開一個沉睡二百五十年的墳墓,興奮得說:「這是我三十六歲的生日,我平生第一次親吻了皇后。」

 又以醫療為例,書中在寺廟醫院和慈善機構錯綜複雜的興起背景之下,清晰解釋了歷來皇家醫生、外科醫生和藥劑師等之間職權紛爭。1551年,在倫敦主教聖保羅牧師倡議之下,皇家醫生被賦予在倫敦執行發配藥的權利,其他醫生則不能,這種醫、藥分離的狀況歷時了一段長時間。直到19世紀,在湯姆.魏克萊(Thomas Wakley,《The Lancet》醫學雜誌創辦人)、一些改革政治家和新聞記者的努力之下,一些醫生和藥劑師才得以正式進入其專業領域之內。

 當然,這些軼事只是其中的「調和劑」,歷史資料的處理和趣聞趣事的處理並不會因此失衡。目錄之下,如有關倫敦建築物、醫療、交通、地貌等等的記載,都描述得相當認真與嚴肅。

著力記載鮮為人知的藝術秘聞

 街頭藝人表演是書中寫到的另外一件事,其中一個有趣的例子是在1861年版本中,梅休對十七世紀時一個街頭吞火表演者仔細生動的描述。梅休形容,當表演者準備妥當後,他吞下了一個火熱的炭球,那炭球的熱力足以將玻璃熔化。壓軸表演甚至將加熱的煤放在舌頭之上,風箱不停鼓動著,火焰也燃燒得異常兇猛,人們將牡蠣放在表演者舌頭上的煤上,最後把牡蠣一塊一塊嚥下肚裡。

 書中提及地方的篇幅多於人,然而,當記載一些人物偶然引發的事件時,卻別有一番滋味。在五十年前,位於哈默史密斯(Hammersmith)區的凱爾姆斯科特莊園(Kelmscott)偶爾成為了英國工藝美術運動的領導人威廉.莫里士(William Morris)在倫敦的家。在那兒,莫里士發表了他的設計作品,而恰巧的是,該處也曾是電報發明者弗朗西斯.羅納茲(Sir Francis Ronalds)的居住處,弗朗西斯.羅納茲在1810年代就已經在這個後來變成藝術發表園地的花園裡進行試驗,甚至在地底下安置了八英里的繩纜、絕熱物質以及玻璃顯示管。

 對於倫敦內存雕塑的記載,書中還包含了一段諷刺性的見聞:在1866年,一些愛開玩笑的平民為皇上和其馬匹的雕塑戴上了一頂看似愚蠢的帽子,並在國王的盔甲上穿一個洞,裡面插上了一把掃帚;佐治一世的雕像遺失很久了,然而當人們觀望這擺放皇室雕像的教堂,由階梯以至教堂尖頂的不尋常設計,它最大的遺憾就不在佐治一世雕像的不在了,而是如書中所記,被十七世紀著名小說家霍勒斯.華波爾(Horace Walpole)評為「荒謬的傑作」。

浩大工程的乏善可陳

 與前人編輯《百科全書》的道理相等,《倫敦百科全書》經由多人、多次的集體編纂之下,出現很多不準確資料似是無可避免。正如原本為方便讀者查閱的兩大索引,過分冗長依然是可見的缺陷,又比如對街道、建築物的介紹都沒有一種簡單、清晰的檢索方法。某些重要的歷史人物,細讀下竟在書中重複出現。

 更重要的就是信息的來源。人們不禁會問,這本要將地理與歷史融合的大型著作,究竟是從什麼地方搜索到這些資料的?那些原始參考資料、古老的日記等,一度成為讀者大加質疑的對象,而且要具備何等貫通博雜的知識,才能達到書中要旨—由橫向的地理空間至縱向的歷史層次,把倫敦最真實的一面客觀而又多面向的呈現人前?

 不過,撇除了對資料搜集上的責難,其實可以看到最新版本中編者在敏感問題上的明智抉擇,例如對近年英國海峽問題的話題處理上可見一斑。正因所有的「當下」都有可能成為書中被記下的歷史證據,因此編輯群已明智地選擇政治顧問,找出最有可能歷久不衰的話題版本。

 倫敦,一個充滿著堪察空間的老城,她依然踏著「歷史」的步調,在久未變革的都市空間中匍匐前行。然而,在歐洲大陸另一端的大都會卻急欲走出懷舊,將國家建築帶入新紀元,她正是巴黎,且看下期博覽。

相關新聞
重新「測量」倫敦——《倫敦百科全書》 (2009-01-23) (圖)
聖保羅大教堂 (2009-01-23) (圖)
《測量倫敦》 (2009-01-23) (圖)
亮相•平面之美 (2009-01-23) (圖)
凌亂之美 (2009-01-23) (圖)
鄉土之美 (2009-01-23) (圖)
沉鬱之美 (2009-01-23) (圖)
象徵之美 (2009-01-23) (圖)
「變色龍」搞串就職典禮 蜘蛛俠奧巴馬聯手抗敵 (2009-01-16) (圖)
聽他講故事:我如何成為奧巴馬 (2009-01-16) (圖)
全球風靡言情小說 火熱進駐印度 (2009-01-09) (圖)
寰宇風情•犧牲的藝術 (2009-01-09) (圖)
殘酷的刑器 (2009-01-09) (圖)
安趟天地間 (2009-01-09) (圖)
水鄉的祝福 (2009-01-09) (圖)
啤酒的歷史 (2009-01-09) (圖)
媒體縱橫 報業面臨的挑戰 (2009-01-02) (圖)
紐約《太陽報》 (2009-01-02) (圖)
「新媒體」講究互動傳播方式 (2009-01-02) (圖)
科技與媒體合成新傳播管道 (2009-01-0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博覽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