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羅格斯(Richard Rogers)
這次,由法國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銳意提出並領導的「大巴黎計劃」(Grand Paris)再次拯救了巴黎。
躊躇滿志的薩科齊去年會見了十名享譽全球的建築師及其設計團隊,包括相等於建築界諾貝爾獎的普立茲建築獎得主尚.努韋爾(Jean Nouvel)及羅格斯(Richard Rogers)等,希望他們「在建築設計上釋放所有大膽的可能性」,並委託他們重新設計巴黎的城市規劃,以打造風格鮮明、獨特及現代感強的二十一世紀「大巴黎」。
巴黎城市規劃沉悶早有時日,居民分佈尤其不平衡。1961年調整巴黎市區和郊區矛盾的德盧佛埃方案雖然拯救了老城,卻因建造環城公路(le pe mriphe rique),綑綁了巴黎的手腳,無法再擴大地盤。然而,人口增長,對樓房需求日增,以致樓價不斷飆升,無力負擔昂貴房租的巴黎人唯有選擇離開。2007年的巴黎騷亂在一定程度上就要歸咎於巴黎市郊的不合理佈局,而使兩地居民產生疏離感,甚至難以互相融合。
這場騷亂也是一個轉捩點,使徹底改造巴黎城的計劃被提上了日程。對這個計劃,即使是在政見上與薩科齊相左的巴黎市長德拉諾埃(Bertrand Delanoe)也表示贊同,並接受負責巴黎城建的任命,而房屋問題成為了德拉諾埃的首要關注。
巴黎市政府議會去年九月通過決議,在首都六個地點興建高樓大廈,徹底打破1977年制定的巴黎城市建築最高不得超過三十七米的禁令。目前,巴黎只有三百二十四米高的埃菲爾鐵塔和二百一十米高的蒙巴納斯大樓「兩枝獨秀」,但當建築的高度在巴黎已不再是禁忌的時候,不少新的高樓大廈將拔地而起:在凡爾賽展覽宮地盤內將興建一座一百五十米高、十三米寬的「三角大樓」(La tour Triangle);還有瑪塞納.布呂納索「左岸」建築群(Masse na-Brunesseau Quartier Rive Gauche)和貝爾西.夏朗東建築群(Bercy-Charenton),改建蒙特厄伊門區(Porte de Montreuil)、沙貝勒門區(Porte de la Chapelle)和克里希—巴蒂尼奧勒區(Clichy-Batignolles)等。
然而巴黎人似乎不太領情,根據最近的民意調查,超過三分之二的巴黎市民對興建這些高樓大廈表示反對。巴黎城內富有的人傾向於保護自己原有的生活方式和財富價值,但代價是令城市難以整體健康地發展下去。
麥法蘭認為,巴黎人內心對蒙帕納斯大樓(巴黎市中心唯一一幢高於二百米的辦公大樓)仍隱隱地存有恐懼,「我們應該克服它,這場爭論的主題應該是關於新型的、更複雜的、更環保的、更耐用的和更具適應力的建築,而非關於建築橫向還是縱向問題」。蘭伯特則認為這計劃的關鍵「並不是隨意地到處興建高樓大廈,而是關於如何慎重地擺放它們」。
「大巴黎」的城建美化方案將於2009年2月公佈。雖然麥法蘭早言明有失望之處,因為建築師都是例牌的人物,但他對該城建計劃仍充滿信心:「無可否認,這個計劃很重要,因為它不是關於風格或者高度問題,而是關於巴黎的未來,法國的未來。巴黎對城市化期盼已久了。」
2009年,巴黎是時候扳回一城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