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1日 星期日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封面故事:秸稈起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0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文、圖:李卓賢(部分圖片由主辦單位提供)

 新年未過,不少朋友已從外地避完年回來。有人趁假期到世界及中國內地覽名山走名勝,算是借新年還了心願。不過有些收入不多假期又少的朋友,到外地一遊仍心有餘而力不足。本地商場把握新年之機,推出「國寶級秸稈雕塑展」,請來秸稈工藝家庭成員與其製作的藝術模型來港展出,讓大家忙於拜年之餘,也能借藝術飛度千山,在名勝想像中喘一口氣。

 為迎接新歲,本地商場apm在今個新年前後推出多項活動,「國寶級秸稈雕塑展」是其中之一。展期至2月8日。

文化遺產由玩具開始

 秸稈雕塑,是河北省永清縣農民徐艷豐在六十年代轉化民間工藝,利用高樑稈配以中國建築結構,搭成各地中國古建築模型的技藝。八十年代「文革」後中國除了有思潮熱,也有考掘熱,徐艷豐被國家發掘,所造的秸稈雕塑模型旋即成為國寶,多番在內地及海外展出。徐艷豐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與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聯合授予「民間工藝美術家」稱號,秸稈雕塑則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

 「我9歲的時候看著爸爸做蟈蟈籠,開始產生興趣,也就跟著做。」代表父親出席展覽的徐艷豐兒子徐健高說。

 「爸爸小時候一直做蟈蟈籠。舊時條件不好沒有別的玩具,只能抓蟈蟈做玩具。爸爸弄一個籠裝一隻蟈蟈,就不滿足想裝兩隻,後來愈做愈多,最後就像蓋樓房一樣。那個年代的孩子都會做這種玩意,只要誰做得好就光采,讓別人羨慕一下。」徐健高的姊姊徐晶晶,在父親的藝術薰陶下長大,2005年開始學做模型,並不像父親和弟弟是從玩具做起。

天安門模型成經典

 「香港只有很少蟈蟈吧?」徐健高問記者。老實說其實不少,只是香港孩子嫌髒,很少玩昆蟲,不會把牠的籠當做玩意,更不會把技術化成藝術。

 來港參與「國寶級秸稈雕塑展」的徐艷豐作品包括「飛雲樓」。「飛雲樓」在芸芸展品中至為龐大,由18萬根秸稈以三年時間製作而成,曾於「中國工藝美術學會」的中國木雕創作大賽中得到金獎;另一項備受注目的作品還有「故宮角樓」,為中國美術館館藏,以6萬根秸稈製作。當然少不了徐健高製作的「六角亭」和徐晶晶的「國子監牌坊」,簡約而精細的模型,盡現二人深得父親真傳。

 較為可惜的是,我們沒法看見徐艷豐最經典的作品。「父親做的第一個建築作品是天安門,他當時17歲。」徐健高說。

 「他(父親)沒見過(真的)天安門,只是在年畫上看見天安門,覺得特別漂亮壯觀,就想著能不能用高樑桿子做出來。」徐氏姊弟補充,天安門是父親做過最大的作品。根據過去的訪問,天安門用上七十萬根秸桿製作,一米闊,兩米長。可惜當時正破四舊,部分天安門被毀掉了,只能把整體結構藏起來。不過後來得以重新修復,更在1982年作為河北省禮物送到日本長野縣展出收藏。另外,1980年完成的十二層塔秸桿紮刻,被河北省群藝館收藏。1993年,徐艷豐紮出「圓明園」,重現園內四十一景,為健力士世界紀錄。

成就奇觀只為開心

 佛香閣、故宮閣樓、黃鶴樓、天壇等等,徐家一眾藝術家一直做了很多經典作品,不過為甚麼都是中國古建築?

 「現代的建築很好做,但因為現代建築只有樑沒有閣,四四方方。」徐健高說。姊姊再補充:「我們做的古建築模型,跟它本身實際上的結構和原理是一樣,只有材料是不一樣。也像古建築不用打釘,不用膠水,直接用卯榫扣著,然後疊起來。」

 雖說是中國建築傳統,但徐家本身只是普通的農民,為甚麼會懂得這些技術?徐晶晶指,徐家祖上十三代都是村中巧手木匠,前輩做的,也就口耳相傳看著看著懂得做。據二人說,他們只需要看著照片,就能把建築做好。不愧是非物質文化遺產。

 徐氏姊弟指,現時除了古建築,也沒有其他秸稈雕塑計劃想做。用他們的說法,是「先把事業守好,把手工藝傳下去」。他們指,父親以前嘗試把技術傳授他人,但別人最多只學半年,一來負擔不了學費,二來沒有耐心。

 「最初可能感興趣,但做了一、兩個月以後發現沒有成績,也就放棄了。」徐健高無奈地說。

 現時徐健高正在做黃鶴樓,徐晶晶準備做新華門,正花時間畫一些「只有他們看得懂的圖」。既然成名了,徐家卻仍依靠莊稼為生,為甚麼不以出售作品為業?

 「每次出去都會有人有興趣買,但我們內地鄉下人和城裡人大抵有些區別,如果生活不愁很滿足,不缺錢也不出售藝術品,因為做這個只是想讓自己更開心一些而已。」他們如是說。

 (如想知道更多徐家的藝術歷史,可瀏覽本報去年的專訪:http://paper.wenweipo.com/2008/07/21/CB080721000

1.htm)

相關新聞
百家廊:移民不斷南下 古粵語一體化有跡可尋 (圖)
琴台客聚:王韜艷遊錄 (圖)
生活語絲:李春雷的《木棉花開》
翠袖乾坤:祖莉的難題
醫情識趣:節日誘發躁狂症
隨想國:迎新
師人物語:《龍族》
田戈兵「紙老虎」襲港 (圖)
點評集:重回香港大會堂的《蝴蝶夫人》 (圖)
節目推介:伽里略傳
節目推介:榮念曾實驗劇場《錄鬼簿》
1911年人口普查資料大公開 碧咸祖先是拾荒客 (圖)
西雅圖辦學 專教接吻 (圖)
凱蒂生日 王子陪過夜 (圖)
入境美國 網上先註冊 (圖)
舊錢幣見證中國百年滄桑 (圖)
天下物誌:賞藝行善
投資有道:特別號碼消費券具收藏價值 (圖)
封面故事:秸稈起樓 (圖)
品味人:非乾即「罕」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