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本報訊】綜合台灣媒體31日報道:30多年前,台灣當局曾積極推動「客廳即工廠」政策,鼓勵傳統家庭工業,最盛時期曾有十幾萬家家庭代工廠。現時台島經濟不景氣,這種一度沒落的家庭式工業,最近又在台灣興起。更有一台南洪姓家庭靠六台電腦織片機做紡織生意,一年純收入達到170萬元新台幣,收入超過了公司上班族。
30多年前,在「客廳即工廠」政策鼓勵下,台灣最盛時期曾有十幾萬家家庭代工廠;但後因大型外銷廠以及產業外移洪流,家庭工業一度成為歷史。去年起,應對全球金融海嘯,台灣家庭代工業再度重生,目前全台約有數千家。據台財團法人紡織產業綜合研究所董事長汪雅康稱,有不少業者關掉大陸工廠重返台灣,把訂單發給台灣的家庭代工,省掉勞健保支出以及各種例行開銷。
生產成本與大陸工廠相若
由於家庭工業彈性大,在全球金融海嘯中,可成為台商再起的一個出發點。華陽董事長林金闕比較大陸工廠和台灣小型代工業說,去年大陸出口成本至少增加一成到一成五,但台灣代工廠的平均效率超過大陸六成,扣除一些固定開銷,大陸和台灣的生產成本相差不多。
台灣經濟部工業局紡織科長洪輝崧說,家庭代工最活躍的產業主要是成衣、針織、皮鞋等傳統產業。幾乎都是老手經營、自負盈虧,規模雖小,但成本極精簡,也沒有加班費問題,彈性大、效率高。
在家打工 心態更積極
48歲的美華是台南縣縫合業務(即縫紉)家庭代工的小包工。負責從代工包頭叫進織片,部分自己加工,部分交給同村的其他代工,每月也有10多萬元收入。50多歲的洪泰良是台南縣將軍鄉人,夫婦兩人去年利用代工淡季保養家中6台電腦織片機,從事代工收入近300萬元,扣掉成本還有170萬元以上收入,其被裁員的兒子洪子翔也加入了家庭工業。洪泰良認為,兒子加入後,營業規模可以更上一層樓,收入絕對不比到公司上班少。「在家代工和出外打拚心態不同,做起來更起勁。」他並建議政府要輔導年輕人轉入家庭代工創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