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2月20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博覽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卜戴倫:我在哪裡?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2-2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卜戴倫的畫作《車軌》(Train Tracks) ,延向日落盡頭的長軌反映出他對生命的沉澱與思考。

 出生於1941年的卜戴倫,成名於六十年代,並被認為是當時美國反叛文化的代言人之一,至今仍是美國最重要的唱作歌手。

 談起卜戴倫,首先不離他唱作的民謠歌曲,就以他的第一張同名專輯《Bob Dylan》為例,除了〈Song To Woody〉及〈Talking To New Yolk〉外,其餘的都是他在大學時期於格林威治村民謠歌手圈子中學習而來的歌曲。正因卜戴倫六十年代對唱作民謠歌曲的熱戀,就被人普遍定性為一個民謠歌手,但事實又是否如此?

I’m Not There

 事實上,卜戴倫一直都未曾公開將自己定性為民謠歌手,致使1965年時,他在民謠音樂節使用電子吉他演奏時,不但被民眾趕下台,更被批評為民謠的叛徒。卜戴倫雖受著很大的壓力,不過他在那時開始卻真真正正走進了搖滾樂的派別,並且在同年創作了巔峰之作《重訪六十一號公路》(Highway 61 Revisited),其中歌曲〈Like a Rolling Stone〉就令他迅速在全國走紅。

 就如由民謠到搖滾音樂的轉折,卜戴倫的一生充滿著反叛及革命性的傳奇色彩。2008年導演托德海因斯(Todd Haynes)就為此拍下了實驗性質超強烈的(仿)傳記式電影《I’m Not There》,請來了七個演員以七個角色演繹了卜戴倫人生中的各個重要時期,當中演員有男人有女人,有小朋友有黑人,彷彿訴說了卜戴倫具標誌性卻又無法輕易定義的片面,而將每個片面集合起來又堪稱一個破碎的整體,從電影至其人生表述都十分值得玩味。

No Direction Home

 至於德海因斯的構思,是來自2005年名導馬田史高西斯(Martin Scorsese)執導的《No Direction Home》,片中雖然只記述了卜戴倫1966年前的事蹟,但就請來了卜在影片中出來現身說法,講述他一生謎樣般的生活,故此德海因斯的《I’m Not There》,更可說是在《No Direction Home》基礎之上進行解構的作品。

 無疑,卜戴倫的生活充滿傳奇色彩,由唱作民謠到進入搖滾,由為民權運動演唱至後來遠離民權運動和抗議歌曲,都顯示出他不安於現狀的一面。在他的歌詞中(甚至他後來的畫作中),更不時呈露出哲學式的思考,使他直至今天依然是美國最具影響力及最受歡迎的歌手及人物。 文:東尼

相關新聞
從Bob Dylan歌中的兇手逝世說起…… (2009-02-20) (圖)
卜戴倫:我在哪裡? (2009-02-20) (圖)
寰宇風情:甲殼蟲 (2009-02-20) (圖)
黑臉譜 (2009-02-20) (圖)
瓶罐山 (2009-02-20) (圖)
熊貓秀 (2009-02-20) (圖)
鮮果樂 (2009-02-20) (圖)
回憶「兔子」見證一代美國夢 (2009-02-13) (圖)
亂倫、換妻、濫交 開性描寫先河 (2009-02-13) (圖)
亮相•談情 (2009-02-13) (圖)
焚燒 (2009-02-13) (圖)
扶持 (2009-02-13) (圖)
洞見 (2009-02-13) (圖)
延長 (2009-02-13) (圖)
圍攻翻版《雌雄大盜》 (2009-02-06) (圖)
赤軍旅餘黨下落 (2009-02-06) (圖)
角逐「最佳外語片」 (2009-02-06) (圖)
西班牙恐怖活動 (2009-02-06) (圖)
天工•科學與童心 (2009-02-06) (圖)
女孩的一生 (2009-02-0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博覽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