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受樓市前景不明影響,房委會第4期居屋單位僅6成認購,而且出現數宗撻訂。圖為筲箕灣東濤苑。
本報記者 譚靜雯
房委會上期即第4期居屋復售計劃,僅售出6成單位,銷情慘淡;加上整體私樓樓價逐步下滑,居屋連同補地價,隨時貴過同區私樓現水平(見表),多名已下訂的準居屋買家眼見勢色不對勁,寧可「壯士斷臂」放棄數萬至數十萬元訂金,撻訂離場。有地產業人士指出,市民難得抽中居屋,過往居屋撻訂十分罕見,該期竟有數宗個案,可見市民對前景的信心相當虛怯。公屋聯會主席王坤也稱,房委會早前取消居屋回購機制,斷了業主「後路」,部分綠表(公屋戶)申請人,為怕連原來的公屋單位也喪失,不得不撻訂。
事實上,今年以來香港私樓市場相當慘淡,首當其衝的當然是去年高價開售的一手盤,不少手持入伙盤的投資者,近日都考慮不上會或撻訂了事,如紅磡海濱南岸撻訂單位近100個。發展商為免旗下入伙盤爆發撻訂潮,紛紛推出多項優惠措施。
憂被裁員 唯有離場
這種樓市氣氛,也影響到居屋市場。房委會數字顯示,第4期居屋有數個準業主取消買賣協議,涉及不同屋苑的單位,買方大多以個人理由要求取消買賣協議,但房委會並沒有透露業主撻訂金額,只強調過往居屋也有撻訂情況。據悉,居屋準業主撻訂的原因是經濟不景,面臨裁員及減薪壓力,擔心沒有能力供樓而撻訂離場,「如果供到一半才斷供,又要還銀行利息,寧願一開始就放棄訂金。」
白表撻訂 30萬泡湯
前房委會委員兼公屋聯會主席王坤表示,綠表(公屋戶)申請人簽訂買賣協議後,一般需付樓價約5%作為訂金;白表申請人則要付約10%。他舉例,上期剩餘居屋位於港島東濤苑,高層海景單位約售300萬元,白表申請人若撻訂,30萬元訂金隨即付諸東流;綠表申請人若撻訂則損失15萬元。
王坤稱,經濟逆轉,加上樓價大跌,撻訂是居屋準業主的唯一選擇,尤其是公屋戶撻訂仍可保留租金廉宜的公屋單位。他說﹕「樓價大跌,業主與其勉強供下去,都會選擇撻訂,且公屋居民即使撻訂後,仍可以拿回公屋單位,失業都可以攬住間公屋過世,不用無家可歸,撻訂是他們唯一選擇。」
取消回購 斷業主後路
王坤憶述,當年受金融風暴影響, 1998年出售的居屋慘淡收場,其中,私人參建的富榮花園每平方呎高達4,000元,一個單位300萬元才有交易,由於當年房委會仍未取消回購安排,有4成的準業主撻訂或將單位以原價賣回予房委會。
資深地產界人士透露,居屋撻訂實屬罕見,「居屋準業主往往花了很久、抽了好多次先抽到居屋,很少人抽中都離場;但經濟不好,簽了買賣合約後才被人裁員,供唔掂,最終唯有放棄。」
交易未完 損失恐加倍
除了居屋出現撻訂的情況,私樓亦同樣掀起撻訂潮。地產界人士坦言,去年初多個樓盤以高價開售,今年入伙在即,部分單位已貶值2、3成,銀行未必能估足價,部分人寧願選擇撻訂。他提醒買家,當撻訂後,發展商會將單位重售,單位售價與第一次的售價有差距,發展商就有權向撻訂的買家追討差價。舉例來說,單位以100萬元成交,買家已繳付15萬元訂金,但樓市大跌,買家撻訂,發展商除了沒收15萬元訂金,如果單位重售的售價僅70萬元,發展商就可向撻訂買家額外再追討15萬元,即業主可能最終連訂金的損失共30萬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