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3月30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研究優勢互補 共育颱風博士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3-30]     我要評論

 【本報訊】城大與中科院的聯合實驗室,除了合作進行研究外,亦會互派師生交流和培訓,以達到集思廣益、可持續發展的目的。陳仲良表示,從2000年開始,城大氣候研究的學者嘗試與中科院合作,故雙方都已相當熟悉,並於兩年前向國家正式提出申請,去年底通過審核後成為兩地首個氣候研究聯合實驗室。他預計每年會有20至30位內地學者和研究生訪港,雙方還將合作發表文章及共同培養研究生。

兩地首個氣候研究聯合實驗室

 陳仲良稱,一般安排內地博士生來港做3至6個月的交流,內地研究員則可將自己的研究項目帶來港進行,中科院的資深院士亦會來港交流數周,對香港的項目提出意見和建議。

 他還提到,兩個機構除了可以互補研究優勢外,教學方面的溝通亦必不可少,「中科院沒有研究颱風的學者,但他們的理論基礎很紮實,所以我們希望利用中科院的理論知識和香港有關颱風的研究經驗,共同打造這方面的人才。現在兩地教授已經開始聯合指導一位主修颱風研究的博士生了。」

互派師生交流

 陳仲良希望可以幫助內地學人在國際期刊上發表更多學術成果,因此每周都要來港交流的內地生用英文演講,並經常帶他們參加國際會議,了解世界科研動態及國外學者的研究經驗。他笑說,「要成為一名國際化的學者,不光要會做研究,還要能夠寫英文報告、並在國際會議上展示,否則再好的研究成果,都只有國人看得懂;而外國學者能用英文率先發表,成果就會變成他們的了!」

 助理教授周文指內地博士生有很好的學術基礎,亦能做出不錯的研究成果,但缺乏深入的分析和嚴謹的英文論文寫作方式,故很少能在國際上發表學術論文,「內地學者的想法和研究都很出色,但往往只是一個『胚胎』,未經過精雕細琢。」她表示,香港院校使用雙語教學,且研究方法與國際接軌,相信有助於內地學者將自己的學術發現加工成為精品推向世界。

相關新聞
港人興慳錢 不遊歐美遊南粵 (圖)
價平山水靚 最宜親子遊 (圖)
珠三角打高球 港客最多
交通燈電箱險炸殘兩消防 (圖)
涉補選拉票碰撞 張文光被指非禮 (圖)
自製炸藥兩童准保釋 (圖)
座頭鯨三日未現港海
情敵打鬥 新歡滾落樓命危 (圖)
深兩百人晒馬 警鳴多槍驅散
誤當滑翔傘墜山 廣告氣球惹虛驚 (圖)
港鐵車廂縱火男子保釋
商場10萬貴賓卡吸內地客 (圖)
清明復活節長假 料890萬人次出入境 (圖)
天星小輪加價 乘客反應各異 (圖)
警員開槍案 警公正徹查 (圖)
海南瓜菜今首次直接輸港 (圖)
9成供港菜來自內地
街市有機菜 近8成無認證 (圖)
中電15%股東選擇電子版年報 (圖)
報販抗議加煙稅 絕食提早結束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