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陳秀野將投身學術研究視為終身職業,故大學期間在實驗室做研究的時間長達十多個月。本報記者潘政祁 攝
本報記者 吳玫
內地尖子生熱衷來港唸書,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港校的國際化背景有助他們畢業後赴海外留學。皇天不負有心人,儘管今年歐美名校受金融海嘯影響,大幅削減獎學金名額,但香港科技大學的160位內地本科畢業生,迄今已獲得116個外國及香港院校研究生課程的取錄,當中超過3成有獎學金資助。當年曾因放棄入讀清華大學、轉投科大引起轟動的北京狀元陳秀野,則獲哈佛大學以全額獎學金錄取,將攻讀分子細胞生物系博士課程。
據科大05級內地本科生畢業典禮籌委會的初步統計,今年內地畢業生以深造為主要出路,錄取他們的多為歐美名校,包括哈佛大學、麻省理工學院、普林斯頓大學、加州大學柏克萊分校和洛杉磯分校、史丹福大學、牛津大學等。理學院38名內地生中,有18人獲得13個獎學金錄取名額和10個自費名額;工程學院的55人中,有50人收到26個獎學金名額和39個自費名額;67名商學院學生除了得到28個研究生錄取名額外,還手握32份來自四大會計師事務所、美林銀行、麥肯錫公司等知名企業的聘書。
歐美名校搶收 好得「破紀錄」
科大中國內地學生及學術事務處主任朱力徑表示,內地生素來有留學深造的傳統,但今年可說是好得「破紀錄」,相信與當年招生規模、生源質素提升有關。據了解,自2003年開始,香港獲准自行招收內地本科生,而2005年是港校在內地招生的第一個高潮,當年報考人數大幅增加,並迎來了首批內地省市高考狀元。
當時的北京理科狀元陳秀野因捨清華入科大,首度引發內地關於「北大清華尖子生源流失」的熱烈討論。隨後幾年,越來越多內地狀元步陳秀野後塵「投奔」香港。2006年北京的文、理科狀元何旋和楊蕙心,便同時放棄北京大學的錄取,選擇入讀科大。
科研資源勝內地 老師關注多
陳秀野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她將於8月赴哈佛大學修讀分子細胞生物系博士課程。哈佛大學除了免除她的學費外,還將發放每年近3萬美元的生活補助。總結成功申請的心得,她歸功於10多個月的實驗室研究經歷和科大教授的推薦信。由於一直視投身學術研究為終身職業,陳秀野剛修完基礎年課程,便申請入實驗室做研究,連二年級去德國做交換生時,亦特意提前於暑假到達,在當地的實驗室工作了3個月。
她笑說,當年選擇科大,便考慮到港校學生人數不多,能分享的科研資源遠較內地豐富,例如可提早申請入實驗室、在著名學者的指導下做研究。她說:「香港的老師對學生關注較多,反而內地大學學生太多,老師可能還沒認得大家,學期就已經結束了!」此外,科大教員多畢業於海外名牌大學,陳秀野認為他們提供的推薦信認受性很高。她的一位推薦人、生物化學系主任葉玉如,便畢業於哈佛大學。
失蹤生尹日強 成績趕上准畢業
同樣於2005年入讀科大的物理系內地生尹日強,曾因為不適應英文教學、成績滑落而「失蹤」半個月,轟動兩地。事件發生後,他曾申請休學半年並返回湖南老家。有物理系教授透露,他回校後成績有所提高,連暑假都拚命補課,故可在6月以二級榮譽下(Second Honor Lower)按時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