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為了生計,震區災民不得不向前來「遺址遊」的各路遊客,叫賣紀錄地震的「傷痛回憶」。
本報記者:向雷、羅斯、趙鵬飛、鄭海龍
傷心的母親站在倒塌的學校前擺賣地震照片;遊客們乘著旅遊大巴,浩浩蕩蕩喧囂而來。在地震周年之際,本報記者再度走訪北川、汶川等重災區,發現震區遺址相當興旺,亦有助彌補災民經濟收入。惟對此,當地官員以至百姓的看法,可說是支持與反對各佔一半。
5.12大地震之後,震區遊陡然興起,地震極重災區北川、映秀、青川等地的地震遺址遊更是迅速升溫。據了解,僅「五一」假期,以「紀念、感恩、發展」為主題的青川東河口地震遺址公園即接待遊客3.53萬人次,震中映秀鎮3天共接待遊客近2萬人次。
最多日賺百餘元 為夫添置新衣
41歲的北川羌族自治縣曲山鎮任家坪村二組村民黃芙美和她的侄女,坐在北川中學廢墟前。她們面前的一張鐵絲床上,擺著震前、震後的北川縣城、北川中學和總理溫家寶視察北川等壓塑照片,各種關於地震的光碟和畫冊,甚至有香燭紙錢。在她身後不到3米遠的地方,是隔著幾塊磚頭圍起的祭台,綠色鐵欄內的斷瓦殘垣之下,是她16歲兒子王霜霜的遇難地。
地震前,快要升初三的兒子曾在作文裡寫到「我的媽媽是一個賢妻良母」,這句話黃芙美至今仍然銘刻在心。地震後,她家靠近任家坪的土地被徵用蓋板房,山上僅餘的薄地也被沖下來的泥石流淹沒。
擺攤之前,黃芙美整日無事可做,生活靠丈夫在附近打零工每天掙四、五十塊維持。
去年12月,黃芙美不顧丈夫的極力阻攔,加入了向遊客兜售照片光碟的小攤販隊伍。春節生意好時,她一天能掙100多塊錢。這筆錢大大改善了家庭的生活狀況,她還用自己賺來的錢為丈夫添置了兩件新衣。
北川出現逾百板房旅社
記者在採訪中注意到,曲山鎮通往北川老縣城綿延兩公里的路上,像這樣的攤位有500多家,除了出售地震紀念品外,也兜銷土特產、工藝品和小百貨。與此同時,受熱捧的地震遊,也讓當地很快開起了上百間專做遊客生意的板房餐館、板房旅社。
北川縣文化旅遊局副局長林繼忠說,目前安置在任家坪一帶的北川人有4,000餘人,做生意的大概佔十分之一。此外,也有來自安徽、河南、重慶等外地人,搭上這個「商機」。
在安昌鎮開巴士的司機袁大哥的觀點或許代表了當地災民的想法,開放遺址遊一來確實讓災民可以有些收入來改善生活;二來也可以讓外來的人走進地震中心,親身了解、聆聽那次驚世的災難經歷。「即使這種了解過於表面,也比從媒體這些『第三方』口中獲得的信息更真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