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組:
冠軍:曾淑陽《離家出走》 西南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系
「像我這樣年紀的人,要幹什麼才能對大家有好處,我實在想不出來。我想,現在所以有些人只關注自己的生活,是他們本來就是如此,他們只關心自己的事,一天到晚不停傾訴自己的不爽、不開心,卻從來沒認真聽別人傾訴。這種只關心自己不快樂,有一種責任的缺失,希望被愛卻沒有勇氣去愛;同樣,在文學上在創作上,我覺得自己很無能,但如果真的要創作,我希望能把大家生活狀態寫下來,因為寫的過程是一種思維整理過程,寫的前後把事情認識得更透徹,我覺得如果別人看我的文章能帶給他們意思,是很好的事。」
亞軍:陸蓓容《西湖竹枝詞》 中國美術學院史論系美術學
「散文是最易創作,好文章太多,如果一定要挑兩個,現代是周作人,當代是汪曾祺。周作人悲天憫人,大陸的選本很多只選他最閑適的,事實上周作人的散文很多是針對時事,為生活中不好的事情寫一些感想,充滿儒家情懷,如果說散文在道義上有什麼擔當的話,像周作人這樣最好。因為他從來不用散文罵人,不像魯迅鋒芒畢露,而是悲天憫人。」
季軍:林恕全《蔭瓜之詩》 世新大學中文系
「我大一才開始真正創作,之前都是寫東西,不是創作。上了廖老師的課才開始創作散文。剛才大家說的西洋文學我都聽不懂,我個人比較偏愛日本文學,如𦹅口一葉,她是一個很貧窮的作家,但她不是為文學做什麼,只是想寫作和靠寫作混口飯吃。最近兩三年最影響我的是傳統戲曲,一年看十來場,吸收他們的表現方法。」
短篇小說組:
冠軍:胡妍妍《舊情節》 南京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
「小說是第一次寫,以前在內地都要求寫作,尤其我是中文系的,散文會多寫一點。開始的時候只是想參加散文比賽,可是我參加的時候已是中文系四年級,而我讀的是當代文學,要做好多當代小說的評論,如果一個人從來沒寫過小說,評論起來會很困難,然後便想寫一篇小說,完成後又覺得第一次不好意思給別人看,所以就投了稿子。」
季軍:李成鋼《親愛的》 南洋理工大學中文系
「我覺得某程度上我們是站在同一陣線,因為現在很多人連專欄寫手寫的都不看,所以也得靠一直在寫的人去維持,而不能只靠一些產量少卻說寫得很好的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