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6月16日 星期二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戲曲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戲曲視窗:賀綠汀談戲曲改革之一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6-16]     我要評論

葉世雄

 著名音樂家賀綠汀對戲曲改革的見解主要寫在1954年發表的《我對戲曲音樂改革工作的意見》和1962年發表的《新歌劇問題》兩篇文章裡。

 未介紹賀綠汀的戲曲改革見解前,我必須指出個人絕不同意他以「歌劇」一詞來替代「戲曲」。「戲曲」本身是一種自成體系的表演藝術,與西方歌劇是兩碼子的事,所以不必也不宜以「歌劇」稱之,就像日本的「能劇」,不會改稱為「歌劇」。其次,賀綠汀提出的意見,有部分是針對內地的社會環境,對香港戲曲工作者而言,沒有參考價值,所以從略。同時,為節省篇幅,我不會把賀綠汀的見解註明出處。

 賀綠汀「覺得五十年代初的戲曲改革工作有些錯誤現象是應該由編劇、導演來負責的。如編劇、導演對歌劇特徵不了解,用話劇的形式去處理地方戲曲,因而新產生的地方戲曲往往脫不了『話劇加唱』的形式,使得戲曲的形式不倫不類,他們從來不去考慮音樂在戲曲中應該起甚麼作用」。

 在香港,有其它界別的藝術工作者參與粵劇的製作,但對粵劇認識不深,硬將自己的東西和粵劇「雜交」,結果出現「不倫不類」的粵劇。有一些新進的粵劇工作者沒有好好的學習粵劇,喜歡走捷徑,以「創新」之名在編寫劇本和演出上「偷工減料」。

 此外,個別粵劇工作者希望吸引年青觀眾欣賞粵劇,於是省卻鑼鼓、身段,唸白書面語化,音樂小曲化,動作舞蹈化,於是粵劇變成了「歌舞劇」。

「話劇加唱」五十年代初盛行

 原來五十年代初「話劇加唱」的形式在內地十分普遍,賀氏就指出「北京演出的《劉胡蘭》是個大型新歌劇,樂隊和唱方面的音樂是有一定的成就的,但戲的形式基本上是『話劇加唱』。此次會演中的《光明大道》是一個地方小戲,劇本的創作是不錯的,但是那種『話劇加唱』的形式實難令人滿意。有些原來的地方戲曲,道白和唱本來還能統一,編劇、導演來一個『戲改』,反而改成了個『話劇加唱』,沒有唱時就說話,說上一陣忽而又唱起來,教人聽了很不自然」。

 大半世紀前,賀綠汀已以音樂家的角度提出唸白、唱腔和音樂三者如何統一融合的問題,似乎這個問題至今不但未解決,反而無論在內地或香港都是日趨嚴重。

相關新聞
鳴芝聲好戲抗流感 (2009-06-16) (圖)
《龍鳳配》 (2009-06-16) (圖)
戲曲視窗:賀綠汀談戲曲改革之一 (2009-06-16)
京劇《老戲新唱》 配合時代節奏 (2009-06-16) (圖)
謝幕 (2009-06-16) (圖)
中國少年京劇藝術團月底在港演折子戲 (2009-06-16)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09-06-16) (圖)
舞台快訊 (2009-06-16) (圖)
蔣文端六月好戲連場 (2009-06-09) (圖)
好拍檔 (2009-06-09) (圖)
紀念關海山師傅演唱會將舉行 (2009-06-09) (圖)
戲曲視窗:緣 分 (2009-06-09)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09-06-09) (圖)
舞台快訊 (2009-06-09) (圖)
尹飛燕為《孝莊》獻出第一次 (2009-06-02) (圖)
尹飛燕十分重視今次演「孝莊」 (2009-06-02) (圖)
吳川市粵劇團 來港獻南派演藝 (2009-06-02) (圖)
戲曲視窗:藝展局戲曲資助新方向 (2009-06-02)
香港電台第五台戲曲天地節目表 (2009-06-02) (圖)
舞台快訊 (2009-06-0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戲曲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