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池振南
「關金」原為從事國際貿易的商人,用作交納關稅的專用紙幣,始發於1931年2月1日。
1929年世界黃金價格飛漲,而銀價則一度下跌,國民政府為了維持關稅的正常收入,遂決定發行關金。最初規定1關金含純金值為0.601866克,等於0.4美金。因關金券僅用作交納關稅,故發行時的一組,由美國鈔票公司印製的直型券,面額有拾分、貳拾分、壹元、伍元、拾元5種,發行量也不大。
抗日戰爭期間由於政府法幣發行過濫,導致法幣貶值。此時,國民政府擬以關金代替法幣。1942年2月1日國民政府即將關金的單位含純金值由原來的0.601866克提高到0.88861克,和美金等值,並規定關金以1比20兌換法幣。關金的面額也增發了貳拾元、伍拾元、壹百元、伍百元。關金券變成一種代替法幣的流通券,已失去了原來發行的本意,名不副實。
後因法幣急速貶值,中央銀行又多次發行大面額關金券以適應市面流通所需。關金券一直沿用到1948年8月。國民政府頒布《財政經濟緊急處分令》宣布廢除法幣和關金券時止,歷時17年半,約有50個品種。 (zhonghuahb.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