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台記歎服軍紀嚴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09-1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閱兵村首次邀請境外傳媒採訪。圖為洋記拍攝站姿挺拔的哨兵。本報記者 攝

 從北京長安街出發乘車奔波一個多小時,包括本報在內的數十名境外記者終於抵達坐落於京郊昌平區大沙河畔的國慶閱兵村。這個昔日拒人於千里之外、戒備森嚴的軍方管制區域今天首次向一眾外媒記者敞開大門。

 儘管如此,「進村」依然未能長驅直入。基於防範甲型流感,老記走進閱兵村大門前,必須在幾位神情嚴肅、佩戴口罩的士兵監督下,依次通過電子體溫測量機,確認無「危險跡象」,才准許通過。據稱,沙河閱兵村對病毒的防控極為嚴密,即使是本次閱兵的最高指揮官——北京軍區司令員房峰輝將軍前來視察,也要首先測量體溫。而受閱戰士的體溫檢測更為嚴格,他們需要早晚各測量一次體溫以確保無虞。

官兵答問坦誠自信

 當面對數十支「長槍短炮」的圍攻,遭遇「洋記者」們用各種水平的中文發出的五花八門的提問,早就在此迎接的中國軍官們坦誠應對,並歡迎各國的鏡頭對準這裡的一切,顯示出充分的開放和自信。

 此外,記者還來到官兵營房、閱覽室、生活服務中心等處參觀。據介紹,1984年國慶閱兵,受閱官兵住的是帳篷;1999年國慶閱兵,住的是木板房。今次,受閱官兵不僅住上了隔熱防潮材料建造的板房,還配了網絡、空調、電視、洗衣機;而生活服務區,銀行、超市、郵局、乾洗店、理髮店、修鞋店和電話吧一應俱全。

 台灣《中國時報》記者王銘義對此次閱兵村之行也大有感觸。這位曾在台灣軍營服役多年、並參加過台灣閱兵的資深媒體人說,從入村到離開,前後兩個多小時,他注意到訓練場上的訓練從未中斷,而參閱官兵儘管沒有休息一分鐘,但由始至終保持高昂士氣、嚴整軍容,令人欽佩!

 他說,神秘的閱兵村向境外記者開放凸顯了中國軍隊的進一步透明和開放,通過此次探營,令他對20天後的國慶閱兵更為期待。

相關新聞
溫家寶:首務推動經濟 寬鬆財策不變 (圖)
人民幣國際化 須相當長時間 (圖)
「一攬子計劃」≠4萬億元投資
不再死盯「保八」 政府着力點「移位」
眼光宜放遠 溫總籲抗保護主義
津連大戰 爭永久承辦權 (圖)
發改委副主任:中國保八有望 (圖)
本屆夏季達沃斯年會簡介
溫總向各國提4點倡議
烏市趨穩 市民重現微笑 (圖)
李剛:如實反映港人反應 (圖)
相信港記操守 董稱「黑白終有交代」 (圖)
鄭耀棠謂疆指控嚴重 曾憲梓盼勿激化事件
「馬路經濟」又紅火
外媒首探閱兵村 「中國軍隊真棒!」 (圖)
「魔鬼式」練5功 完美呈現128步 (圖)
台記歎服軍紀嚴 (圖)
國慶焰火綵排 明晚先睹為快 (圖)
無身份證禁搭進京巴士
10學生染甲流 未影響遊行演練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