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國慶新聞中心日前舉行的新聞發佈會,由閱兵聯合指揮部辦公室常務副主任、聯合指揮部新聞發言人高建國少將介紹了大閱兵內情,吸引了大批中外記者。 新華社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劉凝哲30日電】隨着新中國成立60周年慶典臨近,在4,500多名海內外記者間上演的國慶新聞大戰已進入白熱化階段。其中,央視派出千人報道團,連續多日直播國慶慶典;新華社亦打造強大陣容,不僅繼續「稱霸」文字和圖片類稿件,更以視頻直播閱兵的新方式奪人眼球。而來自108個國家和地區、涵蓋300多家媒體的1,300多名境外記者亦不甘示弱,大幅「增兵」北京,在空前開放的國慶閱兵採訪中各顯神通。
中央電視台從30日上午10點起即推出《盛典》—「國慶倒計時24小時」特別節目,對閱兵進行預熱報道,其後的國慶直播將持續到10月2日。本次央視共派出千人報道組,其中僅在1日早間6點至9點的預熱報道中,就將出動11個團隊全面解讀國慶慶典。
新華社的國慶報道,不僅包括文字和圖片,更進軍視頻新聞。其手機電視台將通過直播、視頻連線、演播室訪談、專題等多種形式,對慶典進行全景報道。不僅如此,新華社還將發揮全球駐點優勢,連線紐約、巴黎、香港等地進行全球化立體報道。
外媒記者驟增3倍
雖然國慶慶典將於10月1日上午10時才開幕,但全球媒體的報道較量卻早已開始。美聯社、路透社等知名媒體早在9月初就已完成「增兵」工作,「部署比原來多3倍的駐站人數、購置最先進的拍攝器材、召喚駐紮在全球的軍事專項記者湧入北京」。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外國記者如是說。
俄羅斯阿爾法電視台記者吳牧一告訴本報記者,她於9月23日抵達北京,之後就馬不停蹄地參加了多場新聞發佈會,還欣賞了《復興之路》演出,「很震撼」。至於10月1日即將揭開的國情閱兵謎底,她表示十分關注空中飛行表演,希望能見到中國海、陸、空三軍強大的展示。
來自德國的記者馬丁.庫默則以非常肯定的語氣說,60周年國慶對全中國甚至全世界來說都無疑是一個盛大的聚會,相信這將是一場高質量、有份量且有趣的活動。
17台媒參與報道
港澳媒體為了國慶報道也是重兵佈陣,共有340名記者報名參加報道。本港媒體一向「消息靈通」,提前披露了閱兵村、參閱武器等一系列獨家新聞。其中,為獲取閱兵演練的獨家報道和畫面,有香港電視媒體不惜重金,提前租下長安街臨街飯店的觀景房,以便拍照。
一位為報道國慶專赴北京的本港同行表示,他不僅關注閱兵的軍事展示,更關注普通民眾對60年慶典的感受,「我會去做很多街訪,盡量做到內外全覆蓋」。
台灣媒體亦非常看重國慶報道力度,共有17家台灣主流媒體向國慶新聞中心申請採訪,參與記者達到48名。他們在報道現場的同時,也以大篇幅的專題梳理大陸60年成就,以專欄介紹閱兵陣容及亮相武器猜測等。
「軍事機密」公開
值得關注的是,與1999年的50年國慶慶典相比,今年慶典的信息披露詳實、公開、透明。被視為「高度機密」的閱兵村,早在9月初就陸續向外媒開放,令境外記者先睹為快。國慶新聞中心亦組織媒體赴北京航天城採訪,參觀太空人訓練失重水槽、飛行控制中心,一位台灣記者感歎說,沒想到這些「軍事機密」都可以採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