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09年11月12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內地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耗資近千億 三河三湖水仍濁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1-1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有「氣吞吳楚千帆落,影動星河五夜來」之稱的巢湖,在經歷圍網養魚、圍湖造田、建廠興業之後,水質淪為五類。圖為居民在巢湖裡洗衣服。 資料圖片

 【本報廣東新聞中心記者古寧廣州11日電】審計署日前發佈審計調查結果指出,內地「三河三湖」(淮河、遼河、海河;巢湖、太湖、滇池)水污染防治歷經6年,投入資金910億元,雖有一定成效,但整體水質依然較差—淮河、遼河為中度污染,海河49.2%的斷面水質為劣五類,巢湖平均水質為五類,太湖、滇池平均水質仍為劣五類。公眾對水污染的治理效果也並不滿意。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於近日開展的「珠三角地區環境狀況公眾評價調查」結果就表明,珠三角公眾最不滿「河流河涌污染」,有五成七的人認為「河流河涌污染」嚴重。

 據介紹,從2001年至2007年,內地在「三河三湖」水污染治理上共投入910億元,涉及8,201個項目。相關審計調查結果卻顯示,目前「三河三湖」整體水質依然較差,一些被污染的河湖段面只是沒有繼續惡化。

治理無起色 僅阻止惡化

 有關人士表示,太湖曾是長三角上的一顆明珠,但隨着區域經濟的發展,太湖周邊上萬家紡織印染、化工製造、食品加工等企業污染物排進太湖,造成太湖水質急劇下降,從上世紀80年代的二類水為主下降為目前的五類、劣五類。

 此外,有「氣吞吳楚千帆落,影動星河五夜來」之稱的巢湖和有「九夏芙蓉,三春楊柳」之稱的滇池,也面臨同樣的遭遇,它們在圍網養魚、圍湖造田、建廠興業的侵佔之下,湖面萎縮、水質惡化。儘管經過多年的巨資治理,但目前,巢湖平均水質為五類,而滇池平均水質仍為劣五類。

 除「三河三湖」的治理不見明顯成效外,內地其他地區的水污染防治效果也不盡如人意。在珠三角也是如此,自上世紀80年代工業化興起,珠江水網成了「黑水處處」。

珠江盡黑水 穗1天砸1億

 08年11月,廣州市水務局官員向媒體坦稱,儘管廣州全面推進水環境治理已有10年,但廣州市區河涌的水質始終沒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善。今年,廣州更是開始一場浩大的治水工程,2009年至2010年6月底將投入486.15億元治理污水和綜合整治河涌,幾乎是1天1億元。

 儘管如此,珠三角公眾對水環境治理並不滿意。廣州社情民意研究中心於近日開展的「珠三角地區環境狀況公眾評價調查」顯示,在水、大氣、聲、光、土壤五項主要環境指標中,認為「水環境」污染嚴重的比例最高,達43.0%。其中,認為「河流河涌污染」為「嚴重」的評價最為突出,高達57.1%。

相關新聞
工業增速創19月新高 中國復甦超預期 (圖)
10月「八大類」價格「三降五漲」
林毅夫:明年最憂產能過剩 (圖)
索羅斯:中國將成金融危機贏家 (圖)
購房信心指數 滬深墊底 (圖)
新增貸款跌5成 游資仍充裕
兩率降幅續收窄 CPI料下月「轉正」 (圖)
外貿回暖 人民幣臨5%升值壓力
前10月進出口總體情況
中國工業增加值走向 (圖)
小奧訪華焦點:台灣未來走向考驗中美關係 (圖)
中美謀合作雜音難盡消 (圖)
全球熱議G2中國絕不稱霸 (圖)
專家提醒 莫受美方「忽悠」 (圖)
空軍戰力提升 應對立體作戰 (圖)
郭伯雄:在新起點推動空軍建設 (圖)
中國空軍慶60周年 中國戰略空軍漸成形 (圖)
空軍未來將着重4能力 (圖)
專家:無空中保護 艦隊難遠航
空中對抗 須改「手軟」「腿短」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內地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