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國崛起
中國經濟過去10年發展迅速,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GDP)達到30.07萬億元人民幣,年均增速超過9%。中國對外貿易逐年上升,2008年進出口貿易總額為2.5616萬億美元(約19.9萬億港元),在世界各國中排第3位。隨着貿易蓬勃發展,2008年中國外匯儲備達到1.946萬億美元(15.1萬億港元),居世界第1位。
2.伊拉克戰爭
美國「911」恐襲後,前總統布什將伊拉克等3個國家列為「邪惡軸心」。以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以伊拉克總統薩達姆政權擁有大殺傷力武器為由,於2003年3月20日在未經聯合國授權下,發動伊拉克戰爭。約3星期後,美軍長驅直進巴格達,推翻薩達姆政權,但當地局勢持續混亂,恐襲頻生,至今已有66萬伊拉克平民死於戰火中。
3.「911」恐襲
2001年9月11日早上,19名劫機者控制了4架民航機,其中3架分別撞向紐約世貿中心南北塔樓和五角大樓,第4架則因乘客與劫機者搏鬥而墜落賓夕法尼亞州。這宗震驚全世界的慘劇造成近3,000人死亡,直接和間接經濟損失高達數千億美元。美國認定「基地」組織頭目拉登為幕後黑手。
4.反恐戰爭
「911」恐襲後,美國以保障國家安全為由,在全球發動反恐戰爭。美國要求阿富汗塔利班政權交出拉登被拒後,於2001年10月7日對阿富汗發動軍事攻擊,在不到兩個月內推翻塔利班。時至今日,反恐戰已耗費數千億美元,但全球恐怖活動依然猖獗。
5.米高積遜猝逝
美國流行樂壇天王米高積遜(MJ)於今年6月25日因心臟病發,在洛杉磯的寓所猝逝,終年50歲。MJ死訊令全球歌迷既震驚又惋惜。驗屍結果證實他是注射強力麻醉劑「得普利麻」過量致死,替他注射藥物的私人醫生默里成為調查對象。
6.奧巴馬任美國總統
2008年11月,美國政治揭開歷史新一頁。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奧巴馬憑藉「變革」理念感染選民,在大選中壓倒共和黨對手麥凱恩,當選成為美國首位黑人總統。
7.2008/09年全球經濟衰退
金融危機導致全球經濟衰退,至今仍困擾全球。衰退更改變了全球經濟格局,美國影響力下降,中國仍保持正增長,經濟地位上升。
8.「卡特里娜」風災
2005年8月,5級颶風「卡特里娜」吹襲美國,多個州份進入緊急狀態,其中新奧爾良災情最嚴重,全市被水淹浸,大部分建築物受到破壞,不少災民未及時疏散而喪生。布什政府因救災不力備受批評。
9.阿富汗戰爭
阿富汗戰爭已踏入第9年,以美軍為首的北約部隊軍事行動似乎已陷入泥沼。美國總統奧巴馬最近宣布新策略,「賭博式」增兵阿富汗,但效果成疑。民調也顯示55%美國民眾不贊同奧巴馬處理阿富汗戰爭的舉措。
10.金融海嘯
美國2007年爆發次按危機,到了2008年9月,多間大型金融機構倒閉或被政府接管,其中以美國第4大投資銀行雷曼兄弟申請破保的衝擊最大,掀起骨牌效應,引發全球金融海嘯。
11.北京奧運
2008年8月8日,北京奧運揭幕,一圓祖國百年奧運夢。中國以51面金牌登上獎牌榜首位,成為奧運史上登上金牌榜首的首個亞洲國家。
12.南亞海嘯
2004年12月26日,印尼蘇門答臘以北海底發生黎克特制9級大地震,引發大海嘯,波及範圍遠至阿曼、索馬里和毛里裘斯。海嘯在南亞和東南亞地區造成重大傷亡,多達23萬人死亡或失蹤。
13.清剿塔利班之戰
美軍2001年推翻塔利班政權後,首領奧馬爾下落不明,但塔利班餘黨仍到處肆虐,包括活躍於鄰國巴基斯坦山區。 10年來最高曝光率新聞
14.教宗若望保祿二世逝世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2005年4月2日病逝,終年84歲。200萬信眾湧到梵蒂岡悼念。
15.拉登逃過追捕
儘管美軍追捕多年,但被指為「911」恐襲幕後黑手的拉登至今尚未落網。
■路透社 本報資料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