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細析金融海嘯 煲呔論4啟示


http://paper.wenweipo.com   [2009-12-30]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特首曾蔭權昨天在北京國家行政學院發表演說。

 【本報記者郭曉樂北京29日】曾蔭權在國家行政學院的演說中,強調香港要學習「主動平衡開放與風險」,一方面要不斷擴展和深化自身的經濟實力,另一方面要努力提升香港的服務水平、人才素質,以趕上經濟全球化以及知識經濟的發展,並要改變在開放中過度依賴市場調節的做法;政府必須處理市場失效或市場不能解決的各種問題,例如貧窮、氣候變化、能源短缺等。「自由市場不是萬能的,政府干預也不一定是萬惡的」。

 曾蔭權在演說中總結了是次金融海嘯的4點啟示。

倡設全球性金融監管制度

 首先,是金融全球化對監管提出的挑戰。他說,與10年前相比,各國在經濟和金融的相互依賴程度大大提高,國際資本的跨境流動大幅增加,金融產品日益精細,金融交易的速度也隨著資訊技術的發展變得更快,令金融業在整體經濟上帶來舉足輕重的影響。97年之後,亞洲各主要經濟體均在自己的國家和亞洲國家之間的金融監管層面做工夫,故亞洲地區的金融體系並沒有像歐美那樣出現崩潰,經濟的反彈也遠快於歐美地區,令大家都意識到,目前缺乏有效的全球性的金融監管制度。

 第二,是要平衡開放與風險。曾蔭權形容,是次全球金融危機,令大家感受到「開放與風險是一個硬幣的兩面」,故必須學習主動平衡開放與風險,「市場並不是完全理性的,其調節和定價功能並非永遠靈驗。」

遏制金融機構過度膨脹

 第三,金融業需要返璞歸真。他說,近十多年來,金融業的發展逐漸偏離它的核心功能,在提高資金流動性,及改善金融融資配置效率的創新過程中,中介者並非單單將風險轉移分散,而是自行製造風險然後再轉移,令金融體系更為脆弱,而金融是為了服務實體經濟而衍生的。除非有強大的實體經濟支撐,不然就沒有穩定的金融體制。金融危機爆發之前,全球金融業的規模是全球GDP規模的16到17倍,顯然已經脫離了實體經濟的需要,過度膨脹,造成經濟動盪的根源。

 同時,在基本價值觀、專業操守上,金融機構亦背離了服務和誠信的本質,總是把自己的盈利凌駕於客戶和社會整體利益之上,故目前推行的金融改革,應是回歸於簡單和透明的市場,並遏制唯利是圖、見錢眼開的文化。

 最後,就是要推動亞洲的區域合作。曾蔭權說,亞洲經濟和金融合作的內容目前多停留在雙邊的層面上,多邊合作還只停留在宣言和組織架構層面,多邊安全機制也還在萌生階段。不過,亞洲經濟無法和世界經濟脫鉤,在「後危機」時代,在世界經濟和金融秩序重整的過程中,各方必須努力加快亞洲的經濟和金融合作。

相關新聞
特首憂復甦反覆 明年恐雙底衰退 (圖)
經濟師:確有雙底風險
細析金融海嘯 煲呔論4啟示 (圖)
「一國兩制」落實 貢獻國家外交 (圖)
王志民王維基捧場做聽眾 (圖)
首次普通話演說獲讚賞 (圖)
零售超海嘯前 11月銷貨升11.7% (圖)
零售業11月份銷售情況 (圖)
工展會家品 銷售額升一成
電腦節避鏹彈 移師長沙灣遊樂場 (圖)
潮貨設特價 冀吸45萬人入場
本港近年高空擲物個案 (圖)
迫癡呆婆婆食屎 護理主任囚半年 (圖)
社署查違規安老院 不排除扣資助金額
港翁被遺穗醫院 子偷醫藥費失蹤
西醫林傳龍應診 遭老父用刀指嚇 (圖)
爆水管地底電纜爆炸 (圖)
47%市民不滿立會議員 5年新高 (圖)
政經人語:「民主大聯盟」 再演 「搶冠大龍鳳」
買保險涉益「自己友」 長毛認無「格價」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