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月1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采風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翠袖乾坤:另一條星光大道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1-01]     我要評論

連盈慧

 《亞洲星光大道》歌手形象後期漸漸打造出星味,可見幕前幕後包括美術都做過不少功夫,日後類似節目如能保持水準,算摸對製作方向了。

 如果亞視能再下一城,為求節目多元化,不妨考慮另一形式的「少年粵曲比賽」。粵曲比賽雖然曾經有過多次,可是事隔多年,今日的粵曲迷已不再局限「歌師奶」天下,少年票友為數也不少,其中好幾個領悟力高的小朋友,不止唱起粵曲來有板有眼,七情上面,成績還勝過許多中年以後才學工尺的成年人。

 那些小朋友對大鑼大鼓和粉墨登場的熱愛,就甚於小提琴和芭蕾舞;同時有些家長已認識到讓小兒女學演粵劇和唱粵曲,不一定希望他們以之為職業,而是藉戲曲的感染,培養他們對中國文學的興趣,以及從演戲功架的潛移默化,熏陶出同樣優雅的儀態。事實所見,喜愛粵劇的小朋友,大都積極進取,溫文有禮,跟家長和長輩比較容易溝通,何況戲台武功又可以間接鍛煉身體。

 小朋友學粵曲,就有抗拒潮流的膽識,至少他們不怕給另類小友譏笑「老土」。以傳統為老土,已是廿一世紀精神都市病,這些小朋友能隨個人喜愛選擇粵劇,不為主流時代曲動搖意志,這種自我免疫功能已值得事事跟風的成年人欽佩。

 在YouTube隨意欣賞過的梁芷萁、李泓軒、陳定邦以及至少十個一時忘記名字的小朋友,當真不是池中物;電視上十八區大賽十六歲的譚泳倫、九歲的張肇倫尤其令人耳目一新,幕後老師大概已花過不少心血,光是上述幾個小票友已能組織成團,辦一次少年粵曲大賽,水準已不錯。

相關新聞
百家廊:奧賽博物館參觀有感 (2010-01-01) (圖)
翠袖乾坤:另一條星光大道 (2010-01-01)
一網打盡:i-Phone風 (2010-01-01)
琴台客聚:飛灰——記一個老好人 (2010-01-01)
生活語絲:裕仁有決策權力 (2010-01-01)
扶林晚風:緬懷業師 (2010-01-01)
寫我遊情:沙漠上的帝國 (2010-01-01)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采風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