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1月2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副刊專題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培訓災區老師 治療心底傷口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1-02]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四川災區的老師承受壓力不小。

 2008年四川大地震後,居民除努力進行城市重建外,還開展了一連串的心靈重建工程。要輔導經歷災難的小孩,老師一直花盡心思,承受着極大壓力。最近本港和內地學院開辦了「表達性藝術活動老師培訓計劃」,教導當地老師透過藝術活動,釋放孩子心底裡的恐懼,同時也讓一直孜孜不倦輔導小孩的老師,找到舒緩壓力的方法。

 「接受培訓後,有當地老師表示,不但提升了與小孩的溝通能力,而且自己也從壓力中得以釋懷。」項目統籌黎可欣說。有關計劃,是由香港大學行為健康教研中心主辦、何鴻毅基金贊助,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和清華大學協辦,活動首度向四川地區引進表達性藝術活動培訓。九月份,黎可欣到四川參與計劃。她表示,當地老師一般沒有為學生設計類似活動。透過是次培訓,老師初次接觸透過藝術和集體活動,進行教學和輔導工作。「有老師表示,當閉起眼睛、跟着音樂起舞,心情便開始放鬆,就好像回到童年一樣,令教學壓力全消。」

透過活動 釋放傷感

 有當地老師表示,內地教學方式較為傳統,主張課堂講課。但透過這種體驗式教學,便讓老師更容易掌握學生的反應。「原來當地很多老師以為,輔導必定是一對一、面對面的傾談,但其實只要陪伴在小孩身邊,和他們玩耍,已對他們帶來很大鼓勵和安慰。」黎可欣指,很多當地老師透過培訓,已掌握到表達性藝術教學的基本技巧。

 最近便有山區學校的老師自創了一個「向生命之旅啟航」活動。有關活動,便是假設校院遇上大洪水,讓學生合力用報紙製造「救生船」,安排同學逐一站上去。「雖然老師已能自行創辦活動,但大部分學生設計的船都是一式一樣。其實,老師可以給予學生不同物料,以激發他們更多創意。」

 透過這些活動,大大增進了師生之間的相互關懷。而一些互相模仿的遊戲,也增進了彼此的了解。而另一個「送信」活動,更有助釋放師生對災難的傷感。「這個活動,假設將會有一條船,把大家寫的信送給遠在天邊的親人。當學生寫好信後便投放在船上,齊齊把船抬起大叫:向生命之旅啟程﹗」黎可欣指,這個活動極具象徵意義。因為大部分學生一直未有好好處理自己的傷感,透過活動便可以把它們釋放了出來。此外,黎可欣亦到北川職業中學視察。「我們鼓勵學生繪畫自己的心情,原來大部分的青年都不開心。其它繪畫作品的主題都是圍繞房屋,反映他們仍受重建、搬家的困擾。」

 黎可欣表示,災區的表達性藝術活動已有不俗的發展基礎,但老師也要多加努力,例如制訂統一、連貫的主題,並給予學生足夠的時間,以便獲得更佳效果。

 「很多當地專家只懂透過他們的畫作,分析其心理狀態,但其實,也要在事後和小孩多溝通,直接理解他們個別的感受。目前很多小孩很懂得感恩社會的幫忙,但亦要好好處理一直潛藏在他們心裡的傷口。這次計劃是一次不錯的『播種』,但今後還要靠當地老師不斷發展教學內容和模式。」文:呂瑋宗

相關新聞
超女快男 藍貓虹貓 齊鬧熒屏 文化湘軍 搶灘青少年市場 (2010-01-02) (圖)
湖南五大文化產業 歡迎外資加入 (2010-01-02) (圖)
培訓災區老師 治療心底傷口 (2010-01-02)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副刊專題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