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0年1月8日 星期五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港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科大首名內地生 回流母校執教鞭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01-08]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施凌是首位被科大錄取的內地生,他在美國取得博士學位後再返港在母校任教。 本報記者吳玫 攝

本報記者 吳玫

 香港院校北上招收本科生,至今已超過10年時間,歷來吸引數以千計內地生南下深造,但在開始之時,首批獲港校錄取的內地生只有寥寥數十人。10年過去,他們各有發展前景,而當中亦有人與香港淵源特別深,1999年入讀香港科技大學的安徽人施凌,在美國完成博士課程後,去年成功獲母校聘用,擔任科大電子及計算機工程學系助理教授。對於香港這個為他開啟「大學」之門、步進學術研究世界的地方,自畢業離開後,他一直念念不忘想體驗更多,以領略當年因忙於學習而錯過的地道生活與風景。

 施凌於98年考入清華大學微電子系,入學後次日他被告知有機會獲派往香港學習。他稍作考慮後便決定前往應試,「至少有9成的科大老師畢業於北美的大學,學生開拓視野的機會要比在清華多。」當時科大計劃招收6人,施凌是首位獲面試的學生,他跟科大教授聊了10多分鐘後即當場獲得錄取信,「我是第一個簽名的,應該算是科大在內地招收的第一個學生吧!」

慚愧昔日英語不規範

 施凌當時認為,被錄取是因為英語講得還不錯,但現在回頭看,當年的口語水平讓他慚愧不已,「我跟教授說的第一句話是『My home has four people』,完全不符合英語的表達習慣。」他指以往內地多教授「啞巴英語」,不重視口語教學,現在的學生有更多途徑接觸英語,水平較他們當年高出一截。他去年剛回科大任教時,曾被派去內地面試本科申請者。他驚訝地發現不少高中生都能操一口流利英語,「大概跟我到美國一、兩年後的水平差不多!」施凌為此曾跟同事開玩笑稱,若當年自己跟這班小孩競爭入科大,肯定被淘汰。

 被科大錄取的首批內地生有19人,分別來自清華、北大和復旦。施凌和同學在北京外國語大學接受4個月的英語培訓後,於99年來港修讀基礎年課程。他指大家學習情緒高漲,都希望成為楷模,「學校規定一個學期讀5科,我們通常喜歡再多修1科。的確是比準備高考還辛苦,但這些壓力都是我們自己找的。」

室友迷打機 三年級退學

 不過開始時施凌未跟得上進度,儘管很努力溫習,測驗仍只是「Below Average」的成績,讓他倍覺沮喪。但他沒有放棄,付出更多精力學習,終於迎頭趕上,最後在期末獲得「A+」的好成績。施凌在科大的學習逐漸上軌道,但是其室友卻因為過度沉迷電腦遊戲及參加過多的社團活動,最終於三年級時退學,回內地一所大學重讀。

 施凌畢業後赴美國深造,5年後獲得加州理工學院博士學位,去年返回母校執教。看到現在科大每年入讀的內地新生均超過100人,施凌自言常常從他們身上看到自己的過去。但他指出,儘管現時內地生比他們當年活躍,但是和港生之間仍有隔閡,喜歡各自抱團行動。施凌最近加入了學系成立的委員會,照顧首年來港的內地生,期待和他們分享自己的經歷和遇到過的困難,「我相信未來會越來越好的。」

 從18歲到22歲,施凌都在科大度過,雖然過得充實,但忙碌的生活讓他感慨錯過不少東西,「有點像豬八戒吃人參果,雖然是很好的機會,但當時沒有仔細體味其中過程。」他對這次回歸充滿期待,「我回港後的最大發現,就是每個地鐵站上蓋原來都有一個巨型購物商場。以前我出外購物只會去鑽石山或旺角,其他地方幾乎都沒有去過。」這一次回來,他希望能更多地享受地地道道的香港生活。

相關新聞
高鐵創萬三職 建造業促上馬 (圖)
黃毓民詹培忠互罵「監躉」「黑底」 (圖)
工程界轟錦上路方案:劃2條線怎比政府20億研究? (圖)
商界遊行挺高鐵撥款
唐英年鄭汝樺齊「拉票」
財會拒公專聯出席會議
空穴有風:反對派再「拉布」 建制派要惡女卿裁斷
菜園村民挺高鐵 遭詛咒辱罵盯梢 (圖)
割捨「花果山」 果農盼復耕 (圖)
收地及清拆補償
二十億天價 補償百五戶村民 (圖)
菜園為家30載 婆婆願遷盼早賠
總站若遷錦上路 損失難計遲20年
甲流接種不叫停 私醫恐掀退針潮 (圖)
袁國勇:雞蛋敏感忌接種
甲流危殆添1宗 中年婦深切治療
澳賭業「大家姐」 涉襲女下屬押後審
割爛巴士8座椅 前星展經理候判 (圖)
積犯扮租舖呃手機被捕
逾半市民盼議員通過政改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港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