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社科院新書稱10年後內地男光棍達2,400萬,或出現隔代婚姻。圖為內地一個單身派對活動。新華社
【本報訊】據《法制晚報》9日消息:昨日上午,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社科文獻出版社聯合召開《當代中國社會結構》新書發佈會。該書指出,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中國出生人口性別比越來越大。到2020年,中國可婚男性將過剩2,400萬。很有可能出現「隔代婚姻」、「姐弟婚姻」等錯位性的婚姻。出生性別比畸高成為當前中國人口結構中最突出的問題之一。
出生人口性別比偏高
出生人口性別比是指活產男嬰數與活產女嬰數的比值,通常用女嬰數量為100時所對應的男嬰數來表示。正常情況下,出生性別比是由生物學規律決定的,保持在103至107之間,就是說每出生100個女嬰,對應的男嬰應該大致是103到107個之間。
《當代中國社會結構》指出,上世紀80年代以前,人口性別比總體上基本平衡,但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上世紀80年代後期,出生人口性別比越來越大。2005年全國1%人口抽查顯示,出生性別比在130以上的省份有5個,在120至130之間的省份有7個。
低生育率是根本原因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博士、安全社會學研究者、華北科技學院副教授顏燁指出,隨着經濟社會不斷發展,近20年來人們的生育意願和生育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即使不實行強制性的計劃生育政策,亦有一些年輕夫婦(尤其是在城市中)不願生育或不願生育二胎的現象出現。
以至於西方發達國家曾經流行的「發展就是最好的避孕藥」的口號今天在中國同樣出現了。
在強制性計劃生育政策和低生育率作用下,「重男輕女」、「傳宗接代」、「養兒防老」的傳統生育文化促使人們不惜採取措施如借用B超等高科技進行性別鑒定,導致人工流產女胎現象非常嚴重,這種現象在農村更為普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