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何漢權指,一般學校都傾向「愛護」學生,故就算發現有人作假,校方肯定會傾向「放佢一馬」。 資料圖片
曾惹爭議 高考化學科於1978年施行校本評核,是首個實施有關安排的科目,2年後會考的設計與科技亦開始引入,至目前高考及會考共有26個科目設有校本評核。在06至07年考評局就新高中課程的校本評核作公眾諮詢,曾收集了1.2萬名教師及校長的意見,半數教師反映未能應付校本評核的工作量,最後當局決定暫緩部分科目的實施日期,2012年首屆中學文憑試只於8科實施,至2016年另15科亦將陸續推行,而數學科要留待2012/13學年檢討。
校本評核是指在學校進行,由任教教師評分的評核活動,分數經不同學校間的水平調節後,會計算入學生的公開試總成績內。目前,各科校本評核的比重不一,高考由1成至3成半不等;會考由1成半至5成不等,最高比重為視覺藝術。
減對公開考試成績依賴
當局推行校本評核的原意,是透過將評核範圍擴展至不易透過公開考試反映的學習成果,以提高評核的整體效度,評核的模式包括口頭報告、製作學習歷程檔案、實地考察、調查研究、實驗及完成專題設計等。考評局認為,進行校本評核亦可減少對公開考試成績的依賴,因為公開考試成績因受不同客觀條件限制,間或未能全面反映考生的真正能力。
不過,當年考評局就新高中24科如何推行校本評核進行諮詢,就引起不少爭議,有教育界人士質疑不同學校學生的可比性,而且每班學生人數眾多,校本評核變相令教師工作壓力大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