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張國燾、張國庶故居屋頂瓦料已脫落,當地政府決定用五百萬元修葺。本報記者 攝
叛黨投奔國民黨的中國共產黨創始人之一張國燾,其家鄉江西上栗縣政府,決定投入五百萬元修葺其故居,以發展旅遊,預料2012年完工並對外開放。消息一出,有反對者怒斥為「變節分子」修復舊居不可思議。但有學者提醒,預防文革時期「出身」論在文物保護領域重新上演,歷史人物無論正反,具有史料價值的遺物遺艫,均應該竭力保護,還原歷史完整面目。記者在上栗縣採訪時,當地人則不願說成是張國燾故居,而說是張國庶烈士(張國燾弟弟)故居。 ■本報駐江西實習記者 況昌勳
張國燾、張國庶故居位於萍鄉上栗縣金山鎮山明村桎木山下,距縣城約20公里。該建築始建於清康熙59年(1720年),2004年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整棟建築為單層瓦房,建築面積約6800平方米,共有108間48個天井。近年來,由於缺乏保護,故居破敗不堪,瀕於倒塌。
網友:極度鄙視張為人
自修復消息去年7月傳出後,一些網友即群起反對,有的說「極度鄙視張的為人,為這樣的垃圾修建故居太可笑了!」有的說:「變節分子兼野心家的舊居也花錢修復真是不可思議。」
新京報發表評論表示,《文物保護法》規定,「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築」應受國家保護。據此,張國燾故居當屬保護之列,這與張國燾是否歷史罪人並無關係。更何況,所謂「歷史罪人」,本身也是一個意識形態的概念,具備相當的彈性。
寧指其為張國庶烈士故居
記者在當地採訪,詢問當地居民張國燾故居所在地,很多村民會糾正記者的說法,特別提醒到「那也是張國庶的故居」。張國庶是張國燾之弟,1905年出生於上栗,曾留學蘇聯;1930年5月29日,張國庶等共產黨員和革命群眾40餘人被國民黨反動派逮捕。被捕後,他受盡酷刑後於7月5日被絞殺,屍體被拋入贛江,時年僅25歲 。1986年,張國庶夫婦擺脫了張國燾叛變的「陰影」,被追認為革命烈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