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加拿大館外出現輪候長龍。 新華社
從159年前,英國維多利亞女王舉辦首屆萬國博覽會,到最近一屆日本愛知世博會,一直以來,世博會都是國家形象塑造和國家精神對外釋放的有效外交工具。如今,面對即將在全球最有活力的地方舉辦的上海世博會,各國參展方的投入史無前例,這也正是因為看好世博外交。
世博外交一直是國家參展的主要動因。冷戰期間,美蘇為了凸現各自的國際形象還打起世博擂台。2005年愛知世博會組織者曾就參展動因事向當時的125個參展者發出調查問卷,公共外交名列前茅。
發展中國家 重視滬世博
據上海世博會中國政府總代表助理徐波向本報介紹,在中國申博時,英國駐國展局代表方直言不諱,英國投票投給誰取決於東道國為英國營銷國家形象提供的平台大小。8年辦博過程中,幾乎所有國家都向中方表示,參展上海世博會是為了其在中國和世界樹立新的國際形象。
徐波說,在整個招展過程中,美國因其國內立法原因確展最晚,但美國政府十分清楚,上海世博會是其修補和營銷反恐戰後其國際形象的最佳機遇。至於廣大發展中國家,都普遍把上海世博會看作自己的節日,更希望通過世博塑造新的形象,如所有的非洲總代表都表示,要通過上海世博會改變世界對非洲大陸的偏見,樹立一個資源豐富、人民友善、充滿希望的非洲新形象。
徐波表示,面對如此公共外交歷史機遇,各國不僅在這場百年罕見的金融危機前沒有怯步,相反精心打造展館,並挑選最能傳遞友好信息的本國公民擔任政府總代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