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為何中國媒體只關注西方後台強勁的大品牌?這也許值得反思。
文:鄧達智 圖:資料圖片、網上圖片
為FWTA時裝精英大賽出任設計首席評委,讓我再次想起香港曾經走過的時裝路。
上世紀50年代,上海及華南的大批資金及人才湧入香港,加上此地固有的中西合璧的傳統,在一個小小的城市裡,既有上海裁縫、印度正統西服師傅、惠羅(後期連卡佛)泊來時裝,更有平常民生唐裝衫褲。香港在承繼中國服裝的延續時,亦開拓西方時裝發展,漸成大中華及東南亞華人社區的時裝中心。
在那個年代,是戰後歐洲重新發展優質生活、時裝成為其中重要一環的年代。Dior名滿天下,Balenciaga與Givenchy為大師級,聖羅蘭以金童子姿態冒起。
60年代經歷動亂之後,社會開始穩定,中、小型工廠漸眾,尤其是紡織及製衣方面更是發展迅速。那是70、80以至90年代香港作為世界製衣中心的起點。然後,香港漸次出現時裝設計人才,但要數最具影響力的,卻是著名時裝漫畫《13點》及其作者李惠珍。
作為東方荷里活,不論國語電影明星還是粵劇火紅演員,都成為華人爭相模仿的對象。
70年代,首批時裝設計師上位;本地學徒派代表有劉培基、楊遠振、文麗賢、彭杜巧奴……海外學成歸來有林國輝;亦有一夥從香港理工學院、大一學院、香港時裝學院訓練的本地製作譚燕玉、Tenny Cheung、馬偉明……更有西方設計師以香港為基地Diane Fries、Jenny Lewis、Birds的Margaret Tancourt。國際時裝零售方面,「永安」後人馬郭志清Joyce Ma創立Joyce Boutique成為遠東最重要西方品牌橋頭堡,Armani、Chanel、Gucci……都曾經為Joyce遠東旗下一員。
80年代,筆者從英國回到香港,剛好趕上最繁華那班列車;有財有勢的生產商,貫通中西的設計師,活力盛況一時無兩。香港被視為剛從歐洲冒起的日本設計師的下一波。
Bang Bang、Esprit、Sahara Club、馬獅龍、Giordano、Theme、G2000漸次上位,成為跨國品牌。
1989年,筆者為山東抽紗公司顧問及設計總監,採用了精美的抽紗製品作了「工農兵」系列,是為設計長路的分水嶺,亦深切體驗「鄉土的,國際的;國際的,鄉土的」信念。探究本土及中國以至亞洲文化及民族特色作為設計方向的設計師漸次出現;劉家強、尹泰尉、張路路為其中表表者。
90年代是香港面對97回歸亦吸引眾多國際媒體長駐的年代,我創作的「九龍皇帝」系列面世以誌回歸,成為國際話題。香港製造轉化香港設計到了最高峰的時期;設計師鄭紹良、劉志華、何國鉦紛紛上位。
設計系列「遊山玩水」見證公元2000年,香港已將服裝製作全面北移,中國設計師漸次迅速啟動,筆者也開始了在中國設計之路的移動。
十年之後的2010年,香港設計師新血輩出,設計學院課程份量等同倫敦、歐洲水平;年青設計師能力不凡(FWTA比賽可見一斑),但他們都無名無姓在媒體之間不見經傳,沒有這道橋樑亦即表示他們雖然具備條件卻錦衣夜行,社會大眾永遠不知道他們的作品,發展品牌氣微力弱!
我們發生了什麼事?
就是發展神速的中國,一般民間知曉的設計師絕對是十年或以前已經進入這個行業。
中國設計也發生了什麼事?
為何中國(包括香港)媒體只關注西方後台強勁的大品牌?為何他們專注關心電影明星、名模甚至o靚模出現的發佈會?
香港時裝設計面對的極大困難,何嘗不是內地同業漸次踏入的困局?
FWTA的成立、組成及進行,是香港同業推出的「救市行動」,這個比賽亦包括國內設計師。首辦成績可能75分,未至完美,但絕對成功。在今天時裝生意漸見水深火熱,時裝設計在中港兩地漸見隱憂的當下,他們的起步及推行,已是成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