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地政府計劃監測懸浮微粒(PM2.5)的濃度,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宗存表示,監測有助收集空氣中直徑只有2.5微米的懸浮微粒資料,以便適時向呼吸系統有毛病的市民發出忠告。他續稱,懸浮微粒由於較微細,更容易直接進入肺部刺激氣管黏膜,引起咳嗽,即使使用N95口罩也難阻隔。
哮喘氣管炎會加重病情
懸浮粒子大致分為直徑10微米、5微米及2.5微米,10微米的懸浮粒子被吸入後,多數會被鼻腔阻隔,但小於5微米的微粒可透過鼻腔直入肺部。梁宗存表示,哮喘及氣管炎患者,身處懸浮微粒濃度高的環境下,除了會出現咳嗽及氣促外,亦會加重病情,有研究更發現,高濃度的懸浮微粒令他們的入院機會增加2%至5%。
綠色力量行政總幹事文志森表示,香港多年來只監測10微米的可吸入懸浮粒子(PM10),但缺乏較微細懸浮微粒的資料,兩地合作監測將可提供相關數據,但他認為當局不宜只談監測而缺乏應對措施,兩地有必要把懸浮微粒納入減排清單。他稱,外國已有研究顯示懸浮微粒可直入肺部,嚴重損害肺功能。
團體促納入減排清單
綠色和平項目主任古偉牧表示,港府現只計劃監測粵港的懸浮微粒排放,但未有納入區域減排清單,做法令人失望。他稱,世衛、歐盟和美國已制訂相關的空氣質素指引,亦有提出相應的減排策略,但香港至今仍只流於監測、而非減排,反映香港政策落後於外國城市,促請港府除了「斷症」外,更重要是「下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