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由於貨幣投放過多,中國經濟今年以來「虛火」上升,農產品價格全面上升,中國經濟或步入滯脹周期。
對於從危機中強勁反彈的中國經濟,外部環境的不確定可能還不是最大的威脅,由於貨幣投放過多導致的「虛火」旺盛及內需動力不足,更令中國經濟難言樂觀。不少經濟學家預測,未來一段時期中國經濟將步入滯脹(經濟停滯及通脹情況同時存在)的「小周期」,內需支撐經濟快速增長仍面臨困境,刺激政策的退市將暫時緩行。對於下一階段宏觀調控,分析人士指出,當前中央調控應着重防止國際環境惡化、政策緊縮、經濟增長預期下降、社會信心不足等不利因素的疊加影響,避免經濟出現大起大落;與此同時匯率等着眼於長遠改革的政策亦應加快推進,以培育新的增長動力。 ■本報北京新聞中心記者 海巖
今年是中國初步走出經濟危機的第一年,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卻快速惡化,在中央連出地產調控、貨幣收縮、投資降速等重拳抑制經濟過熱及泡沫風險的背景下,不少經濟學家都預測,下半年中國經濟將明顯進入向下的「小周期」。
長城證券研究所張勇向本報分析,一方面,本輪地產調控力度空前,購房按揭受到嚴格限制,整體房地產信貸收縮幅度情況可能較2008年嚴重;內地房價將顯著下跌,房屋銷售、投資大幅萎縮,地產產業鏈需求直接受到衝擊。
下半年出口增速料回落
另一方面,以交運倉儲、水利環境投資為主的基建投資高峰已經過去,隨着房產、股票等資產價格大幅下跌,財富效應和貨幣擴張帶來的消費、投資需求也會顯著減少。
另外,下半年出口將明顯弱於上半年。歐盟、美國、香港、日本、韓國是中國出口的主要目的地,佔出口總額的65%。由於這五個地區今年經濟回升後又步入低迷,預計下半年中國出口增速回落的幅度比較明顯。
中國證券報日前發表文章指出,中國經濟快速反彈或將暫告段落,未來一段時間可能面臨增速適當下調的「小周期」,後三季度GDP增速可能逐季下滑分別為10%、9%、8%,這一方面是由於去年基期因素影響,另一方面則是因為增長動力切換、擠壓經濟「虛火」、外部環境不平穩。
今年以來,由於貨幣投放過多,中國經濟「虛火」上升。自2009年下半年起郵票、紀念幣、藝術品價格快速上升,農民惜售,玉米,大蒜、綠豆等農產品價格飆升,中國經濟或將面臨一段較長時間的滯脹周期。
至於內需,國家信息中心經濟預測部主任范劍平指出,危機以來中國出台的政策較多側重短期應急,着眼於長遠改革的政策並未明顯推進,政府投資刺激之外的新增長動力尚未凸顯,今後一段時間內需高速增長面臨較大困難。
專家:不宜全面退市
分析人士指出,今年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調控與往年有很大差異,在大趨勢之上還疊加着不斷波動的小趨勢。當前國內外經濟形勢十分複雜,經濟回落和物價上升的風險都不能完全排除。因此宏觀調控要把握分寸,有保有壓,防止多項政策疊加的負面影響,不宜全面退出刺激政策。
為防止多項政策疊加的負面影響,分析人士指出,首先,宏觀調控基調應保持適當寬鬆,市場預期的部分緊縮政策應當延後出台。預計加息可延至下半年或明年出台,人民幣升值壓力可能稍減。
另外,在經濟波動及通脹壓力都不明顯的情況下,加緊推進「調結構」和「轉方式」,如繼續推進水電氣等資源要素價格改革,促進重點產業調整振興,為整體經濟的平穩發展不斷提供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