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1966年開始,每屆世界盃都會設立一個技術小組,由世界各地的專家負責觀察所有賽事,再歸納分析足球的技術變化和展望未來趨勢,接近半個世紀以來,大概每隔十多年,技術報告就會指戰術意識走向防守性。之後,在檢討球例時,國際足聯委員會就會將技、戰術趨勢一併加入考慮,通過修例,令比賽維持可觀性和娛樂性。
今屆世界盃,當然仍未知道專家的結論,但從已經舉行的56場賽事,我覺得有兩個變化最為明顯,第一,各洲份球隊的戰鬥力差距應該比歷屆都要細,即使朝鮮以0比7大敗於葡萄牙腳下,也不會有太多人認為他們是「魚腩部隊」;而屬於傳統弱旅的新西蘭、澳洲、日本和韓國,今屆的表現都令人喜出望外。屬於新丁的斯洛伐克和斯洛文尼亞亦沒有任人魚肉。
第二,球隊的打法更趨戰術性和紀律性,無論是大熱門、黑馬還是弱隊,都更加懂得依照部署去比賽,鼎鼎大名的球星暫時仍未有光茫四射的演出,多少是因為整體戰意識比以往更高漲,讓球星展現神乎其技的空間收窄了。
進入決戰階段,希望一眾球星可從整體戰之中突圍,帶來更大驚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