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朱樂汶)港人「製造」垃圾的數量驚人,去年本港每日產生的都市固體廢物多達8,963公噸,足以堆滿3個奧運標準泳池,令堆填區飽受壓力。一項調查發現,港人甚少使用街道上的黃、啡、藍三色廢物回收箱,近60%人認為回收箱數目不足,甚至要相隔超過5條街才找到一個。有環保團體批評,現時街上的傳統「大口仔」垃圾桶與回收箱比例為12:1,建議政府增加回收箱數目,至少每隔兩條街放置一個。
垃圾桶回收箱比例12:1
環保團體綠領行動今年初在街頭訪問1,340名市民,了解他們對路邊回收箱的看法。調查結果發現,38%受訪者甚少使用街道上的回收箱;59%受訪者認為回收箱的數量不足或非常不足;45%受訪者更認為很多時要相隔5條街或以上才找到回收箱。
綠領行動總幹事何漢威引用食環署數據指出,現時全港街道上設置20,900多個垃圾桶,但街道上分別供回收廢紙、鋁罐及膠樽的黃、啡、藍三色回收箱卻只有1,754套。
廢物年增1.6% 堆填區逼爆
何漢威說,香港的都市廢物平均每年增長1.6%,但垃圾桶和回收箱的比例失衡,無法協助市民回收廢物,提升回收率,令未來1、2年內堆填區勢面臨「逼爆」危機,「試問有誰會行過12個垃圾桶都不拋棄可回收廢物?」他建議,港府仿傚英國、澳門等地做法,採用垃圾箱和回收箱兩者俱備的新式垃圾桶,並要求食環署每隔兩條街便要設置一個回收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