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呂堅(左)指不少「遊戲小組」危機處處,籲父母要小心選擇。 本報記者黃德正 攝
【本報訊】(記者 黃德正)很多父母為讓幼兒在學習方面「早著先機」,均會為1至3歲的幼兒報讀每小時收費達數百元的「遊戲小組」(PlayGroup),讓他們提早學習語文、社交和紀律。但民建聯一項調查發現,原來不少「遊戲小組」危機處處,威脅幼兒安全。這些小組由於不受教育局和社會福利署監管,其消防安全、衛生、師資等都「無王管」,其中7成更連火警演習都無,且防疫意識欠奉,令父母「貼錢買危險」。
民建聯調查 新界西實地視察
民建聯早前視察了20間在元朗和新界西開設「遊戲小組」的中心,並訪問63名有關家長,了解中心在消防安全、環境衛生、導師資格、收費方式和建築安全等情況。
負責上述調查的元朗區議員呂堅指出,一般學校若每日取錄逾20學生,就要受「幼兒服務規例」和「教育條例」規管,但由於「遊戲小組」主要提供地方讓幼兒玩樂,即使有教授社交禮儀和紀律等知識,但由於不屬正規教育課程,因此不受相關條例規管,亦不用申請牌照,故欠缺針對幼兒的經營準則。
不設火警演習 防疫意識不足
調查發現,一般的「遊戲小組」並無於單位內安裝消防設施,其中5間中心附近的防煙門長開,且未有清晰指示逃生路線,有14間不設火警演習。呂堅擔心,即使「遊戲小組」符合基本商廈消防條例,但幼兒的安全意識薄弱,若無針對性的消防設施,一旦遇上火警或未能及時逃生。這些小組的防疫意識亦不足夠,除無專責員工負責清潔,亦不會替幼兒量體溫和搓消毒液,在惡菌橫行的高峰期,容易導致集體染病。
呂堅表示,5成受訪家長坦言報讀「遊戲小組」可讓小孩有託管之所,因此他建議政府增加社區託管服務,並研究引入「遊戲小組」的發牌制度或經營指引,讓幼兒有健康安全的環境學習。他又建議家長要了解清楚「遊戲小組」的環境和課程內容,以選擇更合適的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