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文:彭礪青
這本書延續了阿多諾對在《文化工業》裡討論的問題:「流行藝術」與「高雅藝術」是怎樣出現的?阿多諾認為,這種分家是由資本主義的文化工業促成的,正因為文化工業以統一及標準化的技術,大規模複製、生產流行文化商品,才促成兩者的分家和高雅藝術的式微。胡伊森之所以重提阿多諾,原因與七十年代包括詹明信、李歐塔等學者對後現代文化的討論有關,然而作者不單審視阿多諾的理論,他也提到馬爾庫塞關於流行文化抵抗資本主義社會形式的討論。值得注意的是,他們一個肯定、一個反對流行藝術,卻同樣出於對文化商品化的批判目的。
阿多諾和馬爾庫塞出於批判資本主義的共同目的,卻分別對高雅藝術和通俗藝術發炮,這反映出資本主義文化對一切文化藝術的宰制。他們為何在同一個問題上分道揚鑣,關鍵在於,是資本主義生產將高雅及大眾藝術一併商品化,而不是屬於建制的藝術形式排斥平民藝術,或大眾文化排斥高雅藝術。我們認為真正的藝術應該強調獨立的個性,及對社會的批判,而且它必然是形而上的,與現實材料或日常生活有一定的距離;那麼我們很難單憑高雅與通俗的分別來判別藝術的真偽。波普藝術是其中一個例子:杜象替蒙娜.麗莎的複製品畫上鬍子並寫上「L.H.O.O.Q」(「她有一個俏屁股」的諧音),或者在一個尿壼上簽名,恰好在挑戰資產階級道德,但在今日我們已把他的「創舉」視作共通的廣告語言,我們對安迪.沃荷的複製畫,也有相同的感覺。
事實上,這些前衛藝術到了八十年代已經乏人問津,原因或許在於全球化社會擅於把一切能構成價值的藝術品納入商品和廣告概念的範圍內。而波普藝術更加向前一步,這流派的藝術家大都有廣告設計的背景,一如安迪.沃荷的藝術立場,他們讚賞並完全模擬日常生活的事物,由此模糊了藝術與現實的界線,這種反個性態度可視之為波普藝術家對現代主義藝術的反叛。根據作者的定義,現代主義強調作品自足、自我指涉、個人意識、回歸語言、實驗性、對抗社會意識、摒棄古典形式及現實主義等特質,他們要在作品中建立一堵堅牆,以阻隔大眾娛樂及文化的洪流。
阿多諾和葛林伯格(Clement Greenberg)出於抗拒大眾文化的原因,對現代主義藝術推崇,一如阿多諾高度讚揚華格納以後的勛伯格對音樂進步的推動,勛伯格的音列主義作品充滿電光火石而且艱澀無比,然而這也反映出作曲家抗衡大眾化作品的態度。然而阿多諾也認識到,正是文化空間商品化和殖民化,推動了現代主義的速度,即使現代主義在發展至高峰以後便進入衰退期,文化商品化仍是現代主義藝術內部一直存在的矛盾。或許,後現代提出的挑戰,正標誌著這一矛盾撕裂了現代主義。
在「現代/後現代」的論爭中,作者認識到阿多諾和本雅明的局限,因為他們在有生之年只能目睹盛期現代主義的狀況,而沒能預見現代主義藝術的衰落及前衛藝術的興起,作者認識到,即使現代藝術排斥大眾化、社會化的趨勢,現代主義其實是高雅藝術與大眾社會文化所跳的「雙人舞」。於是,他對於後現代的討論,尤其馬克思主義學者詹明信在《後現代主義:或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邏輯》所闡述的觀點,即視後現代主義為晚期資本主義文化生產的見解,亦抱有一種懷疑的態度。
現代與後現代總是軒輊難分,雖然現代主義刻意與大眾文化分離,而後現代主義則力圖連繫高雅與通俗,但要為現代和後現代劃出分界線基本上是不可能的,甚至對現代與後現代的認識還存在地域性差異,例如當法國現代主義理論移植到美國時,就被認知為後現代主義。對於後現代的定義,作者參考了彼得.比爾格的前衛藝術論,視之為對日益晦澀及學院化的現代主義進行反叛的藝術思潮,這種特質尤其可以在「後現代主義」回歸商品化的取向上得到證明,從一個角度來說,後現代主義亦延續了現代主義的反叛精神。
本書附錄〈現代主義地理學與全球世界〉是紀念薩依德而寫的,作者以地理學角度觀察各地的現代主義潮流,從觀察中,作者讓讀者更清楚:要追溯現代主義的源頭和發展,就離不開地域和時間性的問題,當中更涉及了後殖民文化理論家(包括薩依德)所討論的文化帝國主義問題,例如現代主義的源頭法國,本身就是一個殖民大國,但後殖民理論對文化的探討,其實已屬於後現代主義思潮,從後現代對現代主義問題的再詮釋,可以說是一種承傳。但相對於此,雅俗對立則是更為明顯,且一直存在於文學及藝術史的發展中,故比起後現代論爭來說,也更為根本。
書名:大分裂之後:現代主義、大眾文化與後現代主義
作者:安德里亞斯.胡伊森 (Andreas Huyssen)
譯者:王曉玨、宋偉杰
出版:麥田出版
出版日期:2010年4月
定價:港幣16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