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Gliese 581g」相信有水
適宜人類居住
美國研究人員前日發表報告說,他們利用設在夏威夷的「凱克」天文望遠鏡觀察了11年,終於發現一顆歷來最似地球的新系外行星,它位於所在恒星系統的「宜居帶」,可能適合生命存在。領導研究的科學家更深信,新行星的條件非常適合液態水存在,行星上「百分百」存在生命。
宜居帶是指行星距離恒星遠近合適的區域,在這一區域中,恒星傳遞給行星的熱量適中,行星既不會太熱也不太冷。最新發現的銀河系行星位處宜居帶中央,相信是歷來發現的系外行星中,與地球最相似的一顆。
距地球20光年
華盛頓卡內基學會和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等機構發現的這顆行星,圍繞天秤座內名為Gliese 581的紅矮星(恒星的一種)運行,距離地球約20光年,質量約為地球的3倍至4倍,公轉周期約為37個地球日。科學家將它命名為Gliese 581g。
不過這顆系外行星不會自轉,換言之,行星的一面幾乎永遠面對恒星,另一面則幾乎永遠背對恒星,因此明暗兩面溫差極大。研究人員推測,該行星的表面平均溫度在攝氏零下31度至攝氏零下12度之間,但最熱處可能高達攝氏71度。
表面有很多岩石
研究人員表示,這顆行星的引力足以固定住大氣,意味人類可以在行星表面步行。Gliese 581g表面有很多岩石,也具備存在液態水的可能性,其最適合生命存在的區域可能位於明暗交界。
加州大學聖克魯斯分校的沃格特對發現Gliese 581g顯得很興奮,形容新行星「很美麗」,他認為以廣闊的宇宙而言,20光年的距離就像「在我們面前」。共同發現新行星、來自卡內基學會的巴特勒表示,這是首個發現的宜居帶行星。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科學家卡斯汀則說:「這是首顆行星使我真正感到興奮。」
沃格特和巴特勒估計,宇宙約有2,000億顆恒星,其中10-20%會有一顆像地球大小和位處宜居帶的行星繞行,意味或有400億顆行星可能有生命存在。科學家剛於3個月前發現Gliese 581的另一顆不太宜居的行星,沃格特說:「若稀有的話,我們不應如此快就近發現另一顆。」 ■《每日郵報》/路透社/綜合外電消息/《紐約時報》/《聖何塞信使報》/《時代周刊》/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