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繁體 | 簡體 
首頁 | 要聞 | 香港 | 內地 | 台灣 | 國際 | 評論 | 財經 | 地產 | 投資理財 | 教育 | 副刊 | 娛樂 | 體育
2010年10月21日 星期四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要聞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權威專家:中國物聯網半年內面世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0-10-21]     我要評論
放大圖片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 網上圖片

 據中新社20日電  中國物聯網推動者、國家傳感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主任劉海濤20日在此間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其團隊研發的物聯網DEMO系統(即初步操作系統)有望在半年內面世。

物聯網可達感知最大化效果

 劉海濤是傳感網國際標準化協同處理架構項目組的主編輯。他推動了傳感網標準化工作組成立,使中國成為國際傳感網標準化的四大主導國之一。

 劉海濤解釋,物聯網可達到感知最大化的效果,從而使人們做出最正確的判斷。比如在幫助人們每天出行的運用上,物聯網可以通過其傳感器,感知到諸如路況、紅綠燈數量、有無車禍,甚至是有無影響交通的集會活動等全局信息,綜合處理後,給人們一個最優化的出行方案。物聯網的發展與互聯網的相通之處在於,二者都需經歷從簡單到複雜豐富的過程。

溫總促加快物聯網研發應用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2010年中國第十一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上作政府工作報告時提出,要大力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物聯網的研發應用。國內學界和輿論界將物聯網看做又一次技術革命。

 據劉海濤介紹,與錯失前兩次信息產業浪潮不同的是,中國此次在物聯網國際標準制定、自主知識產權、產業應用、生產製造等方面具有領先優勢,目前已經站在了物聯網發展的制高點上,擁有了信息技術領域難得的話語權。據悉,目前國際標準化傳感網標準化組織總共立項3個標準化項目組,其中系統架構項目組分為7個部分,中國專家佔2個主編輯席位。而協同處理架構項目組的主編輯席就是劉海濤。

將促進物聯網規模產業化

 物聯網技術需要規模化運用才能體現其價值。劉海濤指出,大量的應用場景和規模產業化的矛盾是制約物聯網規模產業化的關鍵。巨大的物聯網產業被不同的應用場景劃分為一個個小塊,「小、雜、散」導致物聯網無法全局應用。要攻克這一問題,類似於在軟件業中研發操作系統,即將五花八門的應用場景的共性凝煉出來,形成共性平台。劉海濤透露,其團隊研發的共性平台,即DEMO系統有望在半年內面市。屆時,各產品商即可通過該共性平台的服務,降低其產業投入的成本。物聯網規模產業化將更進一步。

相關新聞
兩岸四地消費信心 內地居首 港失次席 (圖)
加息衝擊即日消化 滬港股市V彈 (圖)
超惡「鮎魚」殺到 香港戒備 (圖)
頌學甦醒喊媽咪 揮手致意作OK (圖)
世博香港周揭幕 20項活動展創意 (圖)
中國人權事業的進步與發展有目共睹 (圖)
沖繩石垣議會 將登釣島「視察」 (圖)
中日月底或舉行首腦會談
東博會簽約逾710億 (圖)
溫總向政協釋「十二五」 強調科學發展5內涵 (圖)
權威專家:中國物聯網半年內面世 (圖)
台胞購買力 首度超日本 (圖)
小馬澄清:兩岸政治對話「沒準備好」
富山殮房又出事 錯劏阿婆遺體 (圖)
港銀加人幣存息 (圖)
英緊縮削福利 裁50萬公僕 (圖)
改名搶華人票 美政客紛「漢化」 (圖)
水災釀失收 泰米價勢飆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要聞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 
2020-2021年度財政預算案 
2020年兩會 
2019全國兩會 
「逃犯條例」修訂 
亞洲文明對話大會 
首屆粵港澳大灣區媒體峰會 
建國70周年 
施政報告2019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 
基本法30周年 
四十不惑 
駐港部隊軍營開放日 
科創潮流音樂嘉年華 
拘捕黎智英 
香港教育高峰論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