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944年,時任英國東南亞盟軍最高司令官的蒙巴頓爵士(右)在緬甸與美國史迪威將軍(左)談話。網上圖片
——史迪威日記中的蔣介石
1944年10月21日,史迪威永別中國。同年11月,史迪威成為《時代》周刊的封面人物,文章描述他為「一位真正的老中國通」。作為蔣介石的第一位外國人官員,史迪威是中國得到美國援助和友誼的象徵。然而這樣一位「老中國通」,卻在蔣介石的堅持下被華府召回。這個時候,距離他指揮的緬北和滇西戰役的最後勝利,只有不到兩個月的時間。
歷史上「史迪威事件」極富爭議。當時適逢美國國內總統選舉進入高潮,競選雙方的互相攻擊詆毀已達到了白熱化的程度。在蔣介石的強烈要求下,羅斯福為尋求連任,頂住了軍方對他施加的壓力,最終還是決定調回史迪威。
1944年10月19日馬歇爾致電史迪威,傳達了羅斯福的旨意,還要求他必須是「秘而不宣地離開中國,不得發表任何公開談話或聲明。」在保山的中國遠征軍司令部,在緬甸的密支那和印度的蘭姆伽,在經過了32個月的戰鬥後,史迪威記下了作為軍人被賦予的這項使命的最後一篇日記:「10月24日,離開了,中緬印戰區的最後一天。」
美媒指羅斯福向獨裁低頭
然而,回國前史迪威還是召見了著名記者白修德和布魯克斯.阿特金森,向他們透露了他被蔣介石排斥回國的內幕。果然,布魯克斯.阿特金森還是搶在史迪威到達美國之前,於1944年10月31日,在《紐約時報》上發表了獨家報道—有關史迪威被召回國的內幕,說「這是中國垂死的反民主政權的政治勝利」。文章認為美國政府屈從蔣介石的意志,在召回史迪威的同時還另派一位美國將軍去做蔣介石的參謀長,它「實際上是要我們默認一個不開化的殘忍的獨裁政權」。阿特金森的這篇報道一見報,立即在美國政府及輿論界引起軒然大波。
1945年8月15日,日本無條件投降,史迪威出席了在「密蘇里」號軍艦上的受降儀式,隨後又在琉球群島上親自主持了日本的投降儀式。
這正是對他在緬甸的卓越戰功和在琉球群島作戰巨大貢獻的回報。他曾要求再次訪問中國、探望老友,卻遭蔣介石拒絕。此舉令史迪威十分失望,他深深感到「(蔣介石)不希望我踏上亞洲的大陸……可能蔣介石認為我會掀起一場革命」。(三之二) ■摘自《人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