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黎族女子閨房「隆閨」。網上圖片
很多到過黎族村寨的人都對「隆閨」有著特別的興趣,這或許是出於對黎族少女情感世界的浪漫猜想。記者自然也落不了俗套,一進黎村就打聽哪個屋子是「隆閨」。
在昌江洪水村,村幹部指著一間獨立的茅屋告訴記者這就是「隆閨」。趨前細看,屋子相比其他住家的船形屋要小得多,底部升高地面約40公分,內裡大約只有4、5個平方米,除了一扇小門沒有其它出口。
「隆閨」在黎語中意思為「不設灶的小屋」,它的用途早已為很多人所知,即按照傳統黎族社會的生活習慣,女兒長到了14-15歲時,家長就會為他們獨立蓋一間小房子居住,這個屋子被稱為「隆閨屋」,是女子與青年男子約會、談情的場所。
新中國成立後,「玩隆閨」的婚戀習俗逐漸消失,到上世紀八十年代時,隆閨已經純粹是黎族孩子學習、休息的場所,一些曾經是「隆閨」的屋子,後來大多成為儲存糧食、雜物的地方。
傳統婚慶簡樸熱鬧
記者很多次到過不同的黎村,卻從未有幸碰到過黎族青年舉行婚禮,倒是在一些供旅遊者參觀的民族風情文化村,看過黎族婚禮的表演,因過多裝飾和誇張,弄得很不真實而索然無味。其實據記者了解,生活中的傳統黎族婚禮簡樸而熱鬧、不講究排場。新婚的嫁妝只是織工精細的草笠、腰簍和盛有若干衣物的籐籮筐。婚宴的酒席是豬肉或牛肉,配以木瓜、菠蘿蜜或芭蕉心作菜。
婚禮當天,男方派出一位「引路娘」、一位「陪娘」和兩三名男子到女方迎親。新娘穿上新衣花裙,披上織錦頭巾,佩帶耳環、項圈、手鐲等飾物,用草笠半遮著臉,由送親隊伍簇擁著步行到男家裡去。
鍋底抹臉越黑越親近
山蘭稻米釀製的酒,平時就是黎族人最為喜愛的飲品,喝喜酒更是婚禮必不可少的「重頭戲」,而且常常一連幾天,據說頗有不喝倒不罷休的豪氣。小伙子們趁著幾分酒意遊戲,弄來鍋底黑灰攆著半醉的姑娘婦女們塗到她們臉上,並且塗得越黑表示越親近。古往今來,醇香甘甜的山蘭酒不知釀出了多少浪漫故事,將人們的醉意留在了夢裡黎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