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06年12月,大陸患者簡琳被注射來自台灣志願者的細胞因子。
作為當今世界最重要的骨髓資料庫之一,台灣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17年來,志願捐贈者資料已累計超過33萬筆,供髓遍及27個國家和地區,受惠病患以同為炎黃子孫的大陸民眾最多。特別在2001年之前,大陸的中華骨髓庫尚未健全,台灣慈濟幾乎是全球華人病患的唯一希望。
陸庫現容120萬冠全球
中國紅十字會曾於1992年時開展「中國非血緣關係骨髓移植供者資料檢索庫」(中華骨髓庫前身)工作,但由於諸多原因導致進展遲緩。往來兩岸間,慈濟骨髓關懷小組總幹事陳乃裕曾多次建議大陸有關方面盡快重啟中華骨髓庫,而在各方努力下,中華骨髓庫終於2001年重新運轉,並在2004年開通海峽兩岸骨髓庫相互查詢業務。2005年起,中華骨髓庫以每年20萬人入庫的數量飛速增加。到今年,120萬的庫容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骨髓庫,成功移植1,850多例。
目睹中華骨髓庫茁壯成長,陳乃裕深感欣喜。他認為,中華骨髓庫的發展速度絕對是「世界紀錄」,只有這樣才能實現「自救」,並且跨越種族、國界的藩籬,拯救更多的人。
中華骨髓庫管理中心主任洪俊嶺接受香港文匯報採訪時指出,至2009年8月底,中華骨髓庫實現志願者數據入庫突破100萬,「百萬入庫」是一個里程碑式的成就,意味著大陸地區約80%的患者能夠實現低分辨初配相合。這100萬份數據不僅增強患者抵抗病魔的信心,亦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據悉,中華骨髓庫將力爭今後5年使入庫數據達到200萬人份。
對慈濟永懷感恩之心
談及兩岸骨髓庫互助,洪俊嶺表示,中華骨髓庫對台灣慈濟永遠懷著感恩及感謝的心情。在大陸骨髓庫的「空白期」,是對岸挽救了眾多病患的生命,而在中華骨髓庫重啟之初,台灣慈濟在骨髓庫管理機制,入庫標準制定等方面亦給予了很多幫助。
目前中華骨髓庫已同台灣慈濟骨髓庫建立了長期良好的合作關係,雙方工作人員不但定期互訪,更藉由互助查詢機制的建立,可直接啟動兩岸間的檢索配型流程,而不必相互寄送確認試驗血樣。兩岸業界相信,隨著中華骨髓庫的容量日漸增長,將有更多的台灣乃至海外病患重獲生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