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匡迪口述上海世博會申辦經歷
確定主題以後,就要圍繞著這個主題提出口號。當時我們商量,因為申辦世博會首先要讓外國人理解,最好先有一個英文的口號,然後再把這個英文口號翻譯成中文。當時總共徵集到全國25個省市、自治區各行各業人士擬出的口號6,141條,全國17省市17所大專院校張貼出467幅海報。我們注意到,現在越來越多的國家已把提高人的生活質量放在城市化的第一位。同時,我們考慮到各國價值理念、宗教信仰不同,要想全世界都能接受,意識形態太強不行。因此,最終我們選的是「Better City,Better Life」,中文翻譯成「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這個口號在網上得到70%多的人支持。
搬遷「元老」工廠作會場
具體在上海的什麼地方辦世博會,這是我們碰到的第二個問題。考慮到要和上海的城市規劃銜接好,並同上海的可持續發展相協調。同時在選擇世博會場地時要盡量少動遷居民,盡量不要去碰一些歷史性的建築,盡量和上海城市功能的改造、舊城區改造相結合。綜合這些考慮,上海世博會場地最終選在南浦大橋—盧浦大橋之間的地區,橫跨浦江兩岸。
當時選址地的黃浦江東岸是上海第三鋼鐵廠,西岸是江南造船廠。這兩個廠都是上海工業的「元老」,上鋼三廠曾誕生了中國近代第一座煉鋼平爐,江南造船廠則始建於十九世紀六十年代,資格更老。我們當時就決定這兩個廠整體搬遷,上鋼三廠與寶鋼合併,搬到寶山區羅涇鎮。江南造船廠搬到長江口的長興島。
不學倫敦巴黎建最高建築
與場地相關的另一個問題,是要不要搞標誌性建築,這在當時爭論比較大。大家知道倫敦舉辦第一次世博會的時候,建造了水晶宮。這座歷史上第一次以鋼鐵、玻璃為材料的超大型建築,不僅開創了近代功能主義建築的先河,也成就了第一屆偉大的世博會。巴黎搞世博會的時候,建造了埃菲爾鐵塔,一直到今天仍然是巴黎乃至法國的地標。芝加哥搞世博會的時候,建造了當時世界第一高樓西爾斯大廈。上海辦世博會,要不要建標誌性建築,建什麼標誌性建築,各方面意見不一。但是,有一點市委、市政府領導同志意見是一致的,即在展區不搞最高建築,多功能的永久性建築也盡量少搞,世博園區這塊土地的後續發展留給後面的人來考慮。我們如果建了很多永久性建築,人家拆也不好,不拆也不好,可能影響上海的可持續發展。(八之五)
■摘自《新華文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