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湖州市委書記孫文友(中)參加「80後」湖州女作家現象研討會。
香港文匯報訊 (記者 王屹峰 湖州報道)「80後」湖州女作家群曾以一種群像式的姿態成為一種現象,引起中國文壇的矚目。她們大多通過網絡獲得了市場的最初認可,進而擴展到傳統文學領域。當其漸入30而立之年,面對題材重複和形式突破的困境,開始嘗試轉型,走向戲劇、舞台劇等創作領域。
潘無依、吳雪嵐、朱思亦、茅立帥、錢好……湖州近年出了眾多「80後」女作家。她們的文字各有所長,表現出多元化發展的趨勢,但目前也遇到不少瓶頸。湖州市女作家協會主席馬雪楓指,有一些正在進行自我蛻變的女作家值得關注,「她們大多已經脫離校園,正在進行生活方式和寫作方式雙重的蛻變。」
湖州水土 多產女作家
女性作為湖州「80後」文學的主力軍,並非某個時段某個人創造的偶然現象,而是整個地域長時期人文積澱的必然結果。「我發現,湖州出這麼多女作家的原因,除了時代閱讀取向給女性作家創作機遇之外,湖州這塊土地的柔和氣質,更滋養女性作家。上一代的湖州男作家如高鋒、金一鳴,祖籍都是北方的。」湖州青年女作家代表朱思亦對記者表示。
寫作轉型 試水戲劇
朱思亦專注於戲劇尤其是先鋒戲劇寫作,目前已經發表、出版長篇小說《我的克里斯托年代》、《紅衣》和《跳傘》等作品,同時寫有大量話劇、影視劇、舞台劇。畢業於中央戲劇學院編劇專業的作家茅立帥,也由中學時代隨性的小說轉向更加追求嚴謹精緻的戲劇劇本。「希望能參與專業的劇本創作,創作專業成材晚,需要付出的代價大,所以在未來幾年裡也要做好沉下心來的準備。」
作品眾多 大師難出
湖州市作協主席高鋒認為,當代湖州作家作品數量眾多,但缺乏頂尖的作品。社會價值觀快速變遷,代際之間的話語認同度顯著降低,文化的商品化都是箇中原因。「這是整個中國當代文壇的現狀,但是對湖州來說尤其如此。這一代湖州女作家能否最終走向成功,還要取決於作家本人的文學態度和藝術堅持。」他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