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偉龍)聖誕狂歡,令毒販或損友有機可乘。精神藥物輔導中心指出,不少戒毒成功的個案,因再次接觸以前的朋友圈子,而再度沉淪毒海;而且近年的「拆家」無孔不入,通過電話短訊和社交網站facebook等渠道接觸戒毒人士,甚至將毒品送上門。中心提醒毒禍深遠,濫藥會令人神志不清,有濫用K仔的人士甚至無法集中精神,以鑰匙開門半小時也無法開啟門戶;亦有22歲的濫藥者喪失排尿功能,要長期使用尿袋。
輔導中心助家長處理
精神藥物輔導中心東華三院越峰成長中心主任鍾燕婷表示,中心設有家長小組,除了教導家長如何協助濫藥子女外,亦會支援家長處理自己的情緒,另外亦會跟進戒毒中心的個案,令戒毒人士不會重蹈覆轍。越峰成長中心護士柳昭賢會為個案做簡單的測試,情況嚴重就會轉介到物質誤用診所。她指出,濫藥有年輕化現象,有個案僅22歲已因濫藥而喪失排尿能力,需要長期使用尿袋。
拆家短訊網上搞速遞
陳先生的30歲兒子服食俗稱「K仔」氯胺酮1年,平均每周服食2至3次。其兒子任職送貨員,1年前開始遲歸家,甚至天亮才返家,回家時意識模糊。陳先生詢問之下,兒子默認濫藥,並願意戒毒,兒子試過關掉電話把自己困在家中,但「拆家」無孔不入,發手機短訊和在facebook上誘使吸毒,「拆家」甚至建議將毒品送上門,在門口交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