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何凡、劉曉靜 北京報道)中國經濟運行已回歸到正常的增長軌道,但去年11月的CPI已急升至同比增長5.1%,超出普遍預期,創下28個月以來新高。同時,國內外經濟學家也不約而同將通脹預期與資產泡沫,視為今年中國經濟的最大風險。世界銀行在13日發佈的《2011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對包括中國在內的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國家可能觸發的較嚴重通脹、並出現資產泡沫表示關注。而世銀專家告誡,中國上調利率利大於弊,不過是否以加息應對通脹,須取決於中國的實際情況。
該報告指出,包括中國和印度在內的許多發展中國家通脹率處於較高水平,且一直在上揚。而高收入國家的寬鬆貨幣政策,推動了資本流入。世銀公佈的數據顯示,2010年流入發展中國家股市和債市的國際資本淨流量急劇上升,分別增長了42%和30%。包括中國在內的9個發展中國家,獲得了大部分新增流入量。繼2009年下跌40%後,流入發展中國家的外國直接投資,在2010年也由3,540億美元升至近4,100億美元,甚至將在2012年達到5,900億美元的高點。
目前面臨三大短期風險
世界銀行發展預測局局長漢斯.蒂莫指出,國際資本流量回升鞏固了多數發展中國家的復甦。不過,大量資本流入某些大型中等收入經濟體,可能會帶來風險,威脅中期的經濟復甦,特別是在貨幣突然升值或資產泡沫顯現的情況下。
世銀指出,去年下半年東亞及太平洋地區國家出現大量國際熱錢流入,推高了股匯市場,恐怕會觸發更嚴重的通脹,甚至播下資產泡沫的種子。報告同時表示,發展中經濟體目前面臨三大短期風險,即歐洲金融市場緊張、國際市場游資興風作浪和食品價格攀升。
世銀專家:加息利大於弊
世界銀行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韓偉森表示,中國今年的通脹形勢會有進一步調整,央行握有很大的加息空間,上調利率利大於弊。他建議的核心是貨幣政策手段,即以加息和升值應對通脹。
韓偉森指出,只要房地產市場降溫,上調利率並不一定導致資本進一步湧入。若通脹加劇,會增加加息壓力;美國推出的第二輪量化寬鬆政策,也將對新興市場及中國帶來影響。「若美國的失業率下降,復甦加快,對全球都有好處,也將影響到中國通脹下降,屆時中國的加息壓力自然減低。當然加息是取決於中國的實際情況。此外,人民幣升值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對抗通脹。」
而世界銀行東亞太平洋地區首席經濟學家維克拉姆.尼赫魯指出,目前為止中國的升息動作並未對信貸成長帶來大衝擊,主要的疑慮是中國能否引導經濟「軟著陸」。他表示,中國的挑戰在於如何在不影響整體經濟成長的情況下,降低信貸增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