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國務院《關於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通知》的下發,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的主要任務和試點單位也公之於眾。對於渴求走向教育公平時代的內地民眾來說,這無疑是一件喜事。
「百年大計,教育為本」,教改試點工作承載著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希望。是次試點任務涵蓋了各級各類教育的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每項任務在確定試點地區時都統籌考慮了東、中、西部的佈局,這恰好契合了公眾對於教育公平的期待。「促進教育均衡」、「抑制擇校」、「名校和普通學校教師加強流動」,成了令人振奮的關鍵詞。
另外,《通知》還明確將在北京等地區開展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建設現代大學制度。此舉意味著大學教育改革進入「深水區」,大學教育改革在「去行政化」道路上邁出了關鍵性一步。
一系列令人振奮的消息傳出之後,更多人關注的則是一個更加實在的問題:這些政策和方案到底能不能落到實處?需要多長時間?
多位教育界人士也曾紛紛表示,中國教育改革面臨著很多前所未有的新情況、新問題、新矛盾,改革的難度大、壓力大,矛盾也比較多,許多問題沒有現成答案,需要在實踐中探索。
事實上,教育改革的成效如何,往往只有一線教育工作者包括校長、老師以及學生和家長最清楚。因此,在推進教育改革試點中,地方行政管理部門和學校行政機構,不能再像以前一樣把改革的主導權、評價權集於一身,而要集思廣益,調動各方面積極性,讓各種利益群體來參與。這樣,教育體制改革試點才能少走彎路,避免無功而返。 ■鑫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