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1月15日 星期六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社評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申亞雖未過關 體育仍需發展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1-15]     我要評論

立法會財委會昨日大比數否決撥款支持政府約60億元申亞開支,香港今次申亞不得不就此畫上句號。事實上,大部分議員否決申亞撥款,主要是民意對於本港申亞仍有疑慮。儘管一些政黨也表示認同申亞的意義,但他們面對即將來臨的選舉壓力,在主流民意不支持申亞的情況下,不得不作出否決的選擇。不過,申亞雖然未能成事,但當局對體育發展的承諾則要全面落實,提升香港的精英運動水平和社會的體育風氣,做好軟件硬件配套,為未來再次申亞創造條件。不可回避的是,這次申亞討論也受到政治化的干擾,令社會未能通過充分的理性討論全面了解申亞對本港的長遠好處。這對香港的長遠發展顯然是不利的。

從當局提出申亞建議開始,多個民調都顯示反對申亞的市民佔多數,儘管本港健兒在廣州亞運會上的精彩表現得到市民稱道,但並未改變民意對申亞的取態。在民意存在巨大分歧下,議員否決撥款是意料中事。

這次申亞撥款雖然遭到否決,但曾特首及曾德成局長都承諾不論申辦亞運與否,政府投放在體育上的開支都不會減少,顯示當局推動體育發展的決心。當然,推動體育不是單靠舉辦一次體育盛事可以做到的。政府近年不斷為增加公共體育設施投放資源,總投資超過100億元,金額並不算少。不過,本港體育風氣仍有待提升,市民對舉辦體育盛事的熱情不高,也是申亞未能成事的原因之一。當局必須對症下藥,就體育發展定出長遠規劃,一方面加快各體育場館及設施的興建,完善對運動員的培訓;另一方面扭轉目前在中小學忽視體育科的弊病,在社會上推動體育健身的風氣,待時機成熟時再提出申亞建議,將會水到渠成。

立法會最終否決了申亞撥款,雖然是反映了民意的取向,但本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卻沒有主辦過亞運會這樣規模的運動會,現在失去了一個申辦國際體育賽事的機會,確實令人感到可惜。以本港的經濟條件、城市發展以及舉辦大型活動的經驗,絕對有能力舉辦亞運。然而,社會對於申亞的討論一開始就受到了政治化的干擾,部分政黨甚至將申亞與扶貧、教育等其他民生開支混為一談,將政府申亞批評為好大喜功是「面子工程」,導致申亞討論變得政治化。顯然,將公共政策政治化的趨勢,容易令到嚴肅的政策討論變成非黑即白的政治攻訐,對社會理性探討問題並無好處,長遠將損害本港競爭力。這也是今次申亞夢碎應該吸取的教訓。

相關新聞
申亞雖未過關 體育仍需發展
美若對台軍售 必損中美關係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社評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