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14日,眾多應屆大學生擁擠在石家莊招聘現場求職。 新華社
對於農民工婉拒三千月薪而大學生爭食兩千元崗位的「用工怪象」,內地社會學家直言,用工企業所提供的崗位與應聘者能力不相匹配,是造成該現象的一大誘因。此外,中國廉價勞動力已走到盡頭,中國人口已進入劉易斯拐點,是用工荒現象的主要肇因。
「中國企業目前仍以低端經濟為主,雖然目前城市的『工業化』還大於『城市化』,但未來『城市化』肯定將大於『工業化』,轉型中的中國經濟正迫使沿海發達地區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向內陸城市轉移。」上海大學社會學教授顧駿表示,中國人口已進入劉易斯拐點,並呈「倒三角形」,雖然GDP和企業推出的崗位均在增加,但新增勞動力卻在萎縮,以至於連河南這樣的勞動力輸出大省,今年也聲稱自己缺乏勞力。他分析,過去中國勞動力市場「供過於求」,但如今卻是「供不應求」;與此同時,和賺錢貼補家用的「農一代」相比較,「農二代」基本沒有經濟負擔,其打工所得也完全是自主支配,這種勞動力市場的新變化和新格局正進一步促使中國經濟加速轉型。
坊間不少有識之士也指出,企業遭遇的用工短缺,並不能單純依靠「加薪」及「赴勞務輸出地區搶人」等方式解決,經濟轉型使內地許多地方或在未來相當一段時期內面臨「結構性用工緊缺」的問題。要緩解該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不是施以銀彈,而是為外來打工者在制度層面營造更多歸屬感,譬如將所有外來打工者納入本地社保體系,又譬如同工同酬,讓農民工能享受到和城市勞動者相同的待遇及發展空間。 ■張一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