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索: 帳戶 密碼
文匯網首頁 | 檢索 | 加入最愛 | 本報PDF版 | | 簡體 
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您的位置: 文匯首頁 >> 政情與評論 >> 正文
【打印】 【投稿】 【推薦】 【關閉】

廿四味:喪禮騷「消費」司徒華 《蘋果日報》作賊心虛


http://paper.wenweipo.com   [2011-02-21]     我要評論

卓 偉

 反對派借司徒華之死大造文章,悼念會巡迴各區舉行,由過年前辦到過年後,追思會還要一日多場,全球直播。反對派更借喪事向特區政府施壓,要求准許名為「民運分子」實為台灣間諜的王丹來港,要政府官員高調參與追思會,認同「支聯會」綱領,否則就是不尊重司徒華云云。這些都說明反對派由始至終將司徒華喪禮當作一項政治行動,當中有人借題發揮、有人政治抽水、有人分食資產、也有人貓哭老鼠。

 《文匯報》揭露反對派將喪禮政治化的圖謀,點出反對派「以死人壓生人」的伎倆,將一眾反對派頭面人物的不堪面目揭露出來。反對派皇帝的新衣被脫下來,自然感到羞愧無地,但又不敢公開反駁,於是反對派的喉舌傳媒來「叫屈呼冤」。

 先有電台主持人將《文匯報》報道上綱上線,說報道是對司徒華不敬,翌日《蘋果日報》再接力在政情版顯著位置刊出了題為《左報打手侮辱華叔》的報道,說「噚日《文匯報》借批支聯會搞華叔悼念活動,乘機侮辱華叔『不得安生』、『有排先可以真正安息』,令唔少泛民同華叔支持者睇到眼火爆!」「成篇文章主要指支聯會飯園搞悼念活動,係要『消費』司徒華,就算寫到篇文最後一句,都仲好似驚對華叔未夠刻薄、Z薄,係要加多句話華叔『有排先可以真正安息』。」報道說來說去都只是說《文匯報》刻薄,但卻沒有觸及最關鍵的問題,就是反對派將喪禮政治化,是否合乎道德?又是否對先人不敬?

 中國人的傳統,始終對喪事有忌諱,有心者大可自行弔唁,但卻少有如反對派般四處宣傳,到處呼籲市民參與,每次都邀請傳媒報道電視轉播。如果是真心悼念有必要如此嗎?一兩次大型追思會已經足夠,有必要由年尾辦到過年,這不是「消費」司徒華是什麼?反對派將司徒華四處展示,到處招搖,令死者難安,外人側目,這又算是什麼?

 說穿了,《蘋果》不過為配合反對派圖謀,將司徒華的遺產分食乾淨,藉此整合「支聯會」、「教協」及民主黨等勢力,加強攻擊內地、衝擊「一國兩制」的力度,司徒華的喪禮愈搞愈大,時間愈拖愈長,結合的政治力量就愈大,所以《蘋果》自然要大力鼓吹,不要壞了大事。

 《蘋果》還訪問了「支聯會」代理主席李卓人,報道指他「好勞氣咁話原來好多人都睇到(《文匯報》文章),人人睇完都眼火爆,事關支聯會早已表明會舉辦悼念活動,因為華叔告別儀式唔可以畀大量支持佢鴷咱蟆悒[,再加上有個農曆新年假期,所以要推遲到華叔生忌時舉行。」李卓人的說法邏輯混亂,「支聯會」事先聲明會辦悼念活動不代表活動就沒有被政治化,而將喪事延續至生忌更是聞所未聞。

 當然,李卓人即將接任「支聯會」主席,司徒華喪禮是他接班的第一份功課,自然要「做到盡」,司徒華要「真正安息」,看來還要多等一會。

相關新聞
全力「搶位」:新民黨落腳新界西 田二少做地區龍頭 (2011-02-21) (圖)
指點江山:「中東波」不可能在中國重演 (2011-02-21)
信心爆棚:開門迎「太上黃」單挑 馮檢基:黃若敗要下台 (2011-02-21)
盛況可期:新大樓年中入伙 鄉議局百獅慶賀 (2011-02-21)
廿四味:喪禮騷「消費」司徒華 《蘋果日報》作賊心虛 (2011-02-21)
社會政策:民記新書談關愛 邀10專家析民生 (2011-02-18) (圖)
不得安生:支聯會又搞追思會 司徒華「忙過」生前 (2011-02-18)
自相矛盾:袋巾吹雞攻選委會 稱非為選特首鋪路 (2011-02-18)
縱論香港:彭清華全面揭示「十二五」為港帶來巨大機遇 (2011-02-18) (圖)
廿四味:李怡反共反昏了頭 (2011-02-18)
增進交流:齊盼跨境基建快上馬 特首託港區人代建言 (2011-02-17) (圖)
傷口灑鹽:蕭若元爆「A小姐」真身 網友鬧賤格 (2011-02-17)
毋懼挑戰:龐愛蘭歡迎蔡耀昌「復仇」 (2011-02-17)
香江透視:香港應著力於中國特色民主 (2011-02-17)
把脈香港:香港對平等選權的誤區 (2011-02-17)
踩上心口:太上黃狙擊搶票 馮檢基「三無」應對 (2011-02-16) (圖)
長遠規劃:經濟動力10將戰區選 (2011-02-16) (圖)
罕有聯手:嫌官員照稿讀 葉太罕有幫大0舊 (2011-02-16) (圖)
來論:《蘋果日報》仇視內地遊客與「台獨媒體」如出一轍 (2011-02-16)
廿四味:香港要積極綢繆加快發展 (2011-02-16) (圖)
【打印】 【投稿】 【推薦】 【上一條】 【回頁頂】 【下一條】 【關閉】
政情與評論

點擊排行榜

更多 

新聞專題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