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宏証券及資產管理董事黃敏碩
為實行人民銀行今年的政策目標:「抑信貸」、「堵熱錢」和「防通脹」,中國央行自2010年以來已經8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現時大型金融機構的存款準備金率已經高達19.5%,再次創下歷史高點。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出席G-20會議期間表示,央行將會運用所有政策工具對抗通脹,包括存款準備金率、利率和匯率。而為配合縮減信貸量及維穩銀行體系,近日國務院批准了銀監會四種監管銀行業的工具:槓桿率、資本充足率、撥備率和流動性監管。
人行收緊銀根效應不容忽視
事實上,在人民銀行8次上調存款準備金率後,累積效應絕對不容忽視,在最近一次便已凍結市場資金達5,400億元,扣除存款量後,實際回籠貨幣約1,900億元,內地資金鏈已經開始出現緊絀,部分商業銀行陸續調高借貸利率,其中屬於中央政府調控之一的房地產市場,二套房貸利率上浮。據市場情況顯示,現時內地二套房房貸為基準利率1.3倍的申請已經排滿,預期利率將繼續上浮。
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及調高基準利率等貨幣收緊政策在2010年下半年轉趨頻密,理論上已從市場抽走逾萬億資金,但內地股市自去年9月至今仍然錄得約8%的升幅,在資金環境變得較為嚴峻的情況下,支撐股市的應該是投資者認為內地股市估值仍然處於低位和企業盈利增長等因素。
但明顯地,內地債市便沒有這種優勢,綜觀內地市場,銀行及金融機構相繼推出短期產品吸引資金,相信會是內地債市資金鏈緊縮風險的先兆,在通脹夾擊的情況下,投資者預期收益率提高,即使央行放慢提高基準利率的速度,市場利率也會持續攀升,除非中央政府有更明確提高匯率的意向,內地企業向外發行人民幣債券的息率亦會亦步亦趨。
在資金鏈緊張的情況下,經營環境最受影響的莫過於民營企業。在以前的文章已有論及,一直以來,民企的借貸息率均高於央企,尤其在資金鏈緊絀時,民企的弱勢會更加明顯。勞工成本每年以雙位數字的增長率上升、商品及原材料價格上漲和人民幣兌美元升值等因素,大大地削弱了外銷的競爭能力。「十二五」規劃時中央宣佈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均需要重量的基礎建設及資本投入,對大多民企而言難以進入,內地有消息指,現時121家央企中已有接近六成投資在新興產業。
另一方面,隨著近日財政部公佈的數據顯示,全國國有企業2010年實現利潤19,870.6億元,同比增長37.9%,但納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的金額只有440億元,約2.21%。而按國資委的說法,央企去年歸屬於母公司的淨利潤為5,621億元,測算國有資本收益為600多億元,以2010年的上繳紅利比例10%-15%來看,仍然遠低於國際市場上市公司股東分紅比例為稅後30%-40%,以前亦有提及,現時國內民企向股東分派約50%-60%的淨收益。為此,國資委副主任邵寧解說央企分紅比例將會逐步提高。
分紅水平升 央企成長率降
事實上,為推進中國經濟體系改革,央企必須進一步提高分紅,好讓中央加大對民間發展的支出,上繳紅利增加,國家可以實行利益再分配。但在這一趨勢下,紅利發放增加,央企成長率將會下降。近年央企實行「出走」政策,據國資委透露,境外經營效益較好,境外資產的利潤便佔了2009年總利潤的37%。由此可見,雖然央企幾乎於國內橫行,但利潤效益增長已漸見飽和,央企的利潤增長預期會逐步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