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晞舜(右二)在換腎手術後可跟哥哥踢球,一家重現笑臉。香港文匯報記者曾偉龍 攝
香港文匯報訊(記者 曾偉龍)捐贈器官不僅可以拯救病人的生命,還救了病人的一家。現年7歲的施晞舜因先天缺陷引致腎衰竭,3歲開始洗血,全家人終日憂心忡忡,幸獲器官捐贈者無私奉獻,改變了晞舜,也改變了晞舜一家。其母說:「他終於不用經常出入醫院,一家人相處的時間亦多了。」去年,全港共進行190宗器官捐贈手術,個案與前年相若,但目前仍有1,732人正輪候器官,以延續生命。
全家感恩 展開新生活
醫管局昨舉辦「器官受惠者感恩大會」向所有器官捐贈者致謝。現年7歲的施晞舜偕母親出席。晞舜自小受腎衰竭困擾,3歲開始接受每星期4次的洗血治療,每次晞舜均會出現頭痛、面青等副作用,讓施母非常擔心,當晞舜血壓過低的時候會疼痛得大喊「媽媽」,令施母深受切膚之痛。施母昨日坦言,對照顧患病的晞舜感壓力。幸去年11月,晞舜終於輪候到合適的腎臟接受移植手術,改變一家人的生活。現在,晞舜與一般兒童無異,終能實現與哥哥踢球的心願,施母說:「他以往只能在游泳池邊看哥哥游泳,日後亦可以下水暢泳。」她認為,捐贈者改變了晞舜的生活,使一家人展開新生活。
袁太15年接受產前檢查時發現兩邊腎臟腫脹,但當時不以為意。病情持續惡化,09年她開始接受每天3次的洗肚治療,本是家庭主婦的袁太從此無法照顧子女,更要丈夫幫忙照顧。她曾在幼女小學畢業當日突然發病入院,幸而經過治療後病情穩定,她哀求醫生讓她出院參加畢業禮,「最後幸好乘的士趕上,否則一定會內疚」。
等不到屍腎 袁太獲夫捐腎
疾病除使袁太肉體受苦,更幾乎粉碎她的一家。09年,袁太有2次病情不穩入院,翌年初袁先生接受檢查,得知自己的腎臟適合妻子。袁太起初有點猶豫:「任何手術都有風險,如果我們兩人都出事,5名子女即時無人照顧,如果可以等到屍腎,就不想先生冒險」,惟一直未能配對合適的屍腎,直至去年9月兩人決定進行換腎手術,目前他們處於康復期,生活亦逐步回復正常。
港捐贈器官增 仍供不應求
香港移植學會會長李錦滔指出,現時香港每年每100萬人有6至7人願意死後捐贈器官,但仍比西班牙的每100萬人有30人為少。他指出,雖然香港捐贈率已較3、4年前高,但相對1,732位器官輪候者,仍是供不應求,呼籲港人支持器官捐贈計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