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大圖片
■美國能源部長朱棣文、商務部長駱家輝來國家電網取經特高壓技術。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對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中國而言,在後金融危機時代要想實現經濟轉型、搶佔戰略制高點必須依靠科技。「十一五」期間中國領跑全球的高速鐵路、特高壓、智能電網、4G標準、第三代汽車鋼等技術均是「央企智造」。「十二五」期間,中央提出大力發展七大戰略新興產業,已在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技術、高端裝備製造、新能源和新材料研發上獨居優勢的中央企業將再擔重任。
2011年1月,中國北車的「和諧號」380BL跑出了時速487.3公里的世界高鐵最快速度。中國高鐵從研發到應用見證了央企科研實力的提升,央企製造不斷刷新世界鐵路運營最高速,讓全球目光聚焦高鐵,並令高鐵已成為世界了解中國的名片。
美國向央企取「技術經」
高鐵僅僅是「十一五」期間中國央企自主創新的一個縮影,央企的科研成果在多個領域領跑世界。由國家電網主導的特高壓輸電技術和智能電網的研發已走在世界前列,中國已經建成世界範圍內規模最大、覆蓋領域最全、推進速度最快的智能電網試點工程,並率先發佈世界首個智能電網技術標準體系。雖然智能電網這一概念由美國提出,但是現在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研發進度已超越美國。今年1月美國電力公司與國家電網簽署協議,就「智能電網」向中國取經。
在科技高地上,中國不再是歐美技術的跟隨者和模仿者。中國鋼研科技集團對第三代汽車鋼的研發領先提出這一概念的美國,率先實現產業化試驗;由大唐電信自主研發的4G通信技術敢在國際標準評選中與歐美強國同台競技;中石油研發的新一代採油技術可與國際能源巨頭比肩;由中國商飛自主研發的國產「大飛機」敢和波音、空客在國際市場爭訂單。
科研經費持續大投入
這些科研成果的取得,離不開央企持續不斷的科研投入。2009年央企科技活動經費和科技研究開發經費總額分別達到2,633億元和1,468億元,2006至2009年年均增長達到28.5%和27.9%,均高於同期銷售收入、利潤增長。2009年央企科技投入佔銷售收入比重達到2.1%。其中中國石油、中航工業等7家企業科技投入超過百億元。截至2009年年底,央企累計擁有有效專利76,138項,為2006年的兩倍。
針對國家提出的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央企已有佈局。2010年8月國資委牽頭16家央企成立「電動車產業聯盟」,打造完整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目前央企在智能電網、三網融合、電動車、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方面,均具備產業鏈比較完整和較強的技術儲備等優勢。
不過,國資委主任王勇坦言,央企仍普遍面臨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研發投入、研發能力和水平與跨國公司相比有很大差距的問題。重要產業對外技術依賴度比較高,不少核心關鍵技術還受制於人,創新型人才比較缺乏,科技創新尚未成為央企發展的支撐力量。在「十二五」時期,科技創新將是央企重點實施的五大戰略之一。
|